5.12国际护士节|愿你护理一生 归来仍是少女
有一种职业离生死很近,但似乎离每个人的生活又很远,这就是护士。当你走进医院,他们是你最常见到的人,似乎也是存在感较弱的一群;他们有时是护理者,有时是安慰者,有时又是出气筒,有时甚至是水管工……人们依赖他们,似乎又对他们有所成见。
只是当有病痛时他们照顾我们,当有灾难时他们救助我们,当我们康复出院告别这一切时他们依然留在那里……
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护士节是在1912年,为了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劳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2018年护士节前夕,记者走访了昆明的多家医院,了解不同科室护士的工作,让我们听一听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祝福他们,正如采访中的一位护士所说:愿你护理一生 归来仍是少女。
最近,一部名叫《归来仍是少女》的短视频刷屏了很多人的朋友圈,累计播放达到了近300万次。这是一个展现护士工作的短片,短片里,他们的酸甜苦辣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从他们的讲述里你能听到艰苦与无奈,也有对于这份职业坚守的初心。在属于他们的节日即将到来的时候,带着对护理行业的好奇,记者来到了他们身边——云南省中医医院滇池院区。
一不小心火了
“院里每个科在国际护士节之际都会举办一些庆祝活动。去年的庆祝方式就是每个科都拍一个短视频,最后评奖。其实我们也没冲着得奖去,只想拍一个能真实反映护士日常工作的视频,没想到它火了一年。”说起自己的视频短片,光华院区风湿科护士长肖清至今还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正如短视频里描写的那样:晨间护理、配药、打针,午间学习、收治患者、整理病房、交接班,夜间巡视、各种考试……护士们每天的日程都被这些琐碎的工作填得满满当当。看着飞奔向各个病房的护士,有些患者打趣道:“小护士,叫领导给你配个‘风火轮’吧!”心肺脑病科护士长邓声权说:“一个优秀的护士还要会通厕所、修水管、修电视;上茶、倒水、端马桶……此外,还要懂电脑、会算账,当然,还要有把子力气,能帮病人翻身以及干各种体力活。”
还有不少年轻护士打趣说:当护士前,牵闺蜜的手在意的是那细皮嫩肉的触感,而现在会习惯性地研究她手上的血管是否容易扎针;吃饭也由曾经的细嚼慢咽变为了现在的“一分钟完成任务”;而那个瓶盖都拧不动的弱女子早已消失了,变身为“女汉子”,需要时还能秒变“搬运工”。
这样的细节引起了医疗行业的广泛共鸣,在欢笑声中,手机屏幕前的“战友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才能体会的辛苦,短片在圈中久久流传,激发了无数的笑与泪。
那些绵延不绝的痛感
每一个“白衣天使”加入这个行当的原因都各有不同。有的是因为家人从事这一行业,所以从小深受熏陶;有的则是受到了《红十字方队》等电视剧的影响而对护理行业心生向往;还有的只是因为觉得推针水的动作很好看,于是果断“入坑”。
他们的辛苦时长见诸报端,但当他们面对你讲出自己的故事,你能从他们平静的眼神中看到那种更加真实的痛感,看到他们日常工作中默默顶住的巨大压力。急诊科护士长刀琳说,做护理行业,加班和牺牲个人时间是常态。很多护士都没有时间陪家人,孩子的老师都不知道学生的妈妈长什么样,有些护士连孩子的教科书都没怎么见过。如果孩子知道有一首歌叫“世上只有妈妈好”,那他一定会觉得,世上只有爸爸好。
刀琳补充道,医院护理部有个同事,自己的妈妈都住进了她所在医院的ICU,但她始终没时间去探望。男护士在哪都抢手,但由于巨大的工作的压力,有些男护士做了一年多就转行了。至于女护士,她们怀孕期间都会坚持到生产前几天,甚至一天才休假。有的护士还因为工作重、压力大,失去了还未出世的宝宝……
明红敏是风湿科护士长,聊起科里的工作,她不禁红了眼眶。她说,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病人最痛苦的一面,病人在被疾病折磨时,很容易把所有负面情绪都发泄在护士身上。“护士们一般都二十多岁,在家里,她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听到她们受委屈后的哭诉,我很心疼。”
神圣的职业期待理解
在医院里,他们最常见,存在感似乎也最弱。很多人对护士有成见,觉得她(他)们就是做着打杂的事情,而且随时可以被取代。但其实,从整个护理行业的发展来看,这样的观点很片面。
吴晓兰是推拿科护士长,今年是她从事护理行业30周年。她说,这几十年来,这个行业变化很大,最明显的就是护士们的学历越来越高。曾经护士的学历以中专和专科居多,现在越来越多的本科生成为了“白衣天使”。高学历护士也激励着入行较早的“老天使”们再次回到学校,为自己“充电”。此外,本科毕业再当护士拉高了护理行业的平均年龄,也提高了护理行业从业者的成熟度。而随着信息化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士们还需要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护理,综合素质必将越来越高,今后,拥有硕士甚至博士学历的护士将并不鲜见。麻醉科二病区护士长何蔚楹补充道:“比如在手术室、ICU、外科等地方工作的护士,那就是“万金油”一般的存在,她(他)们不仅要精通普通护士所有的业务知识,还要掌握不同专业的医疗知识,成为医生们在手术台上的左膀右臂。”
采访即将结束时,我们还遇到了在手术室工作的黄文结,作为为数不多的男护士,他被护士长们亲切地称为“我们医院的宝贝”。他告诉记者,现在男护士越来越多,中华护理学会还成立了男护士工作委员会,更说明了国家和社会对护理行业的关注和肯定。
神圣和光荣,是每一位“白衣天使”对本职工作的评价。不论身处哪个科室,护士们对未来的期许都非常一致——希望病人们能多一些认可和理解。护士并不低人一等,每一份工作都有伟大之处,也许换位思考之间,医患关系就能改善很多。护士,是医院里最常见的群体,却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她们盼望着每位患者都能康复出院,只希望他们在临走时说声谢谢,这就是对她(他)们最大的慰藉。
“我宣誓,我将牢记今天的决心和誓言,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护理事业……” 戴上洁白的燕尾帽,“白衣天使”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神圣的誓词仿佛还萦绕在耳边。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愿光荣护理一生的“白衣天使”们,归来仍是少女。
云桥网记者 李恒强 李文君
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