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云南哀牢山:一个“原始部落”的千年跨越

2018-12-27 10:37:19   来源:新华社

在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者米乡地棚村小组,一名苦聪青年骑着摩托车出村(1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兴商记

  天刚泛白,金平县者米乡金竹寨村村民李明勒就背上背篓,和姐妹们说说笑笑,一同到乡上赶集。

  “快来看看啊!山里的芭蕉花、草果、芋头,纯生态食品……”已经60岁了,李明勒的嗓音仍然清脆。

  说起叫卖,对苦聪人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年,苦聪人想把猎获的野兽背到山下坝区交换,方式是把物品放在路边,而自己躲进树丛,等着村里人拿食盐、铁器、旧衣服来换,多少不论。等人家走远后,苦聪人才敢现身。“我们苦聪人胆小着哩。”李明勒笑道。

  苦聪人过去缺少商品概念,学会做买卖不过十几、二十几年的事。

  “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还习惯以物易物。”镇沅县九甲镇和平村麦子山小组的孙少荣说,当时苦聪人去镇上赶集,都是背着玉米去换酒,或者拿个鸡蛋换一场录像看。

  如今,一些头脑灵活的苦聪人勇闯商海,有些人当上了“老总”。40出头的熊开明,十几年前搬迁到复兴村,当时全家四口只带来两口锅,仅仅两年后,他家就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小超市。后来他把地租了出去,办起了电子商务服务站。

  巍巍哀牢山,无数个像熊开明这样的苦聪人开始自主掌控命运,用勤劳和智慧开创与祖辈迥异的生活。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