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图片 >   正文

从山林到餐桌 云南野生菌串起致富产业链

2018-08-07 10:12:56   来源:新华网

藏在山林中的野生菌。新华网 周亚平 摄

  发展瓶颈:无序采摘、过度采摘,野生菌“很受伤”

  近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交通的快速发展,深藏于山林中的野生菌得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盘中的山珍美味。随之而起的野生菌产业也愈发蓬勃,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从业者投身其中。

  然而在野生菌产业风头正劲的背后,一些科研工作者却隐隐担忧。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会长刘培贵说,虽然从数据上看云南野生菌的产量在逐年增长,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采摘范围随交通的发展在不断扩大,且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采摘当中。实际上,无序采摘、过度采摘的情况非常普遍,一些地方的野生菌资源持续遭受破坏,越采越少。

  以近年来野生菌中的“新贵”松露为例,刘培贵介绍,松露与一般的菌子不一样,立冬以后才开始成熟,但因为缺乏科学知识,农户们往往在夏天采摘其他菌子的时候就把松露也一起挖了。“不仅品相和口感不好,卖不上价钱,还破坏了整个生态环境,导致产量急剧下降。”以怒江州的贡山县为例,刘培贵说10年前松露的年产量可达12吨—15吨,但去年已经下降到了1吨左右。

  多年来一直在云贵两地从事野生菌购销、现任贵州省果蔬行业协会食用菌分会秘书长的韩会超,则从市场角度指出了目前野生菌产业面临的困境,“外省消费者对野生菌缺乏科学的认识、接受程度不高,很多人听到野生菌的第一反应就是‘三个问号’——真的是野生的吗?会中毒吗?怎么吃?”韩会超还直言,当下野生菌行业还处在一个“卖资源”的阶段,缺乏标准、缺乏品牌。

编辑: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