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老边境一线 聆听雨林的声音 | “绿色腰带”庇护你我他 ——专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杨永平
1974年,望天树在勐腊县被发现。这一树木“巨人”的发现,终结了“中国没有热带雨林”的说法,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森林类型最完整的国家。
今年夏天,记者来到北纬21度的中老边境县城勐腊,在这片充满热意、绿意的土地,独家专访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杨永平。
“巨人”被发现
记者:请您为我们回顾一下,50年前中国是如何发现热带雨林的?
杨永平:望天树最早是由当地的农林部门在进行森林考察时发现的。
在勐腊县补蚌,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棵巨型树,它属于龙脑香科柳安属植物。这一树种非常高,能达到六七十米高。它的发现,表明中国具有典型的东南亚热带雨林。
1975年,科学家开始了更深入的研究。当时西南林学院(现西南林业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很多地方都有望天树。在补蚌这个区域,他们又深入做了调查。
接着,当时的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组织专家做研究。其实,当年我们发现望天树的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也发现了同样的树种,当地叫“擎天树”。目前,望天树在广西、云南河口有分布,但最集中分布在勐腊。
她给予我们珍贵的庇护
记者:热带雨林离我们日常生活似乎很远,它为什么重要?
杨永平: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大约南北纬10度之间的地方,如西非地区以及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亚洲的热带雨林占全球雨林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热带雨林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区域。另外,热带雨林中的动植物之间形成了最复杂的相互关系,它是一个生态链,如果一个链条断了,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
有一个概念叫“碳汇”,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热带雨林的固碳能力很强,并且通过光合作用为地球提供充足的氧气。
热带雨林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这些作用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热带雨林的功能非常强大,优于其他生态系统的能力与作用。
尽管我们没有在热带雨林生活,但是雨林的生态功能影响范围极其广泛且深远,慷慨地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生存、生活所需,同时也给予了我们珍贵的庇护。
中老携手呵护
记者:老挝北部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着相似的气候特征。您对双方合作有哪些期待?
杨永平:中国与老挝山水相连、一衣带水。老挝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云南西双版纳和老挝处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拥有独特的动植物资源。
近年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老挝农业和林业部以及其他科研部门保持了密切的合作,我们共同致力于老挝北部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保护。期待未来这一领域合作更加紧密,让我们共同呵护雨林,守护美丽、守护多样,讲好雨林故事。
记者 韩成圆 黄议娴 杨春梅(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