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贸试验区建言|内蒙古社科院李超:携手合作前景广阔
【编者的话】
8月30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满2周年。2年来,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突出“沿边跨境”,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有力推动云南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时,要求“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如何以“更大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业内人士为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建言献策,希望助力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发展再上台阶。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超认为,在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的建设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与云南省不仅在传统优势产业方面具有深入合作的空间,在新兴产业及开放平台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合作前景。
李超认为,云南和内蒙古在现代农业产业、绿色食品、能源、旅游等方面合作发展的互补性较强。他举例说,乳制品产业是内蒙古的优势产业。2018年蒙牛集团与曲靖市政府共同签署《西南高原特色奶业全产业链项目战略框架协议》以来,双方携手建设高端乳业产业链项目。今后,以各自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点,内蒙古和云南可继续深化合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省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机制,紧抓新机遇,继续推动两地产业对接和共同发展,不断增进两省区之间的产业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李超特别提到了旅游业上的合作。他说,云南与内蒙古是地域景观和民族风情迥异、旅游特色鲜明的知名旅游目的地,两地互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云南省把旅游文化业、健康服务业作为万亿级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昆明在打造候鸟式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和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集群。与之相似的是,内蒙古也有着丰富的生态、医药、美食、温泉和运动等健康旅游资源,并且已在区内成立了大健康产业联盟。未来,双方旅游产业可以“大健康”为品牌,在两地间打造更多的精品线路、旅游专列,这将进一步增强两地旅游市场的密切联系,助推两地旅游业的发展。
李超说,内蒙古是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云南正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两地均在努力打造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双方可以围绕跨境电商、跨境金融、跨境产能合作三大产业发展方向,举行论坛、座谈等交流活动,推动自贸试验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联动发展,加强跨境电商等产业之间的对话与合作。特别是以中国-南亚博览会和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为平台,对接双方会展行业,加强彼此间的贸易、投资、旅游合作,为两地企业开拓更多的交流渠道。
记者 刘子语(云南日报)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