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巴基斯坦朋友见证“友谊花更美”

2021-07-19 15:36:16   来源:云南日报

  今年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70周年。70年来,中巴友谊历久弥坚,成为国家间友好相处的典范。巴基斯坦朋友说,中巴友谊比喜马拉雅山还高、比阿拉伯海还深、比蜜还甜、比钢还硬、比眼珠还珍贵,是经过时间风雨考验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中国人则称为“巴铁”。

  朋友越走越近,兄弟越走越亲。70年来,中巴友谊在两国一代又一代人民手中不断传承和接力、发展和深化。今天,在继往开来的时间节点上,让我们一起听听巴基斯坦朋友的寄语和故事,共同祝愿中巴友谊地久天长。

巴基斯坦《每日邮报》总编辑马克东·巴伯——

讲好巴中友好故事 做巴中友谊接力人

  【寄语】

  希望未来巴中友好合作能达到更高的高度、延伸到更广的领域,希望巴中友谊代代相传,开出更美的友谊之花。

 

马克东·巴伯在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分论坛上发言 供图 

  【故事】

  作为巴中友谊的见证人和践行者之一,过去20多年,从一线记者到媒体总编辑,巴基斯坦《每日邮报》总编辑马克东·巴伯访问中国超过了100次,到过北京、上海、新疆、广东等中国多个省市,亲身感受中国发展,见证巴中友谊代代相传。

  20世纪90年代,马克东·巴伯作为巴基斯坦领导人的随团记者第一次访问中国,但由于大部分时间在酒店和会场,访问并没有给他太多的机会探索和了解中国。但从那之后,马克东·巴伯便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5年,马克东·巴伯首次以私人身份受邀访问新疆喀什,正式开启了发现中国之旅。“每一次到喀什,当地的发展变化都让我记忆深刻。”马克东·巴伯介绍,整个中国都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性改善。“2005年以来,我曾多次到访喀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喀什如今已有多家星级酒店。”他说。

  2019年,马克东·巴伯再次访问喀什,并见到了2005年在喀什认识的当地朋友。“14年来,他们依托当地旅游业发展,做起了生意,生活和居住条件变得越来越好。”

  “在中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巴基斯坦各领域发展变化也在加快,但这些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帮助和支持。”他感慨,过去70年,无论国际和地区局势怎么变化,巴中友谊没有丝毫的改变,两国在国际和区域事务中相互协调、守望相助,这份友谊也被两国人民亲切地比作“铁一般的友谊”。

  近年来,巴中合作更加深化,两国共同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促进了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为增加当地就业和改善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为两国友谊最好的见证。”他说,随着巴中全方位、全天候的合作不断推进,更多年轻人开始学习彼此国家的语言。在巴基斯坦,很多教育机构创办了孔子学院和中文学习班。而在中国,学习乌尔都语的人也越来越多。“两国的教育正在培养更多巴中友谊的接班人。”

  “巴中友谊更体现在了危急时刻。”马克东·巴伯说,2020年初,在中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巴基斯坦率先向中国送来了口罩等防护用品,巴基斯坦总统还在去年3月访问了中国,表达了巴基斯坦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抗击疫情的坚定支持。而在巴基斯坦发生疫情后,中国提供了大量的防护物资和疫苗。“两国团结合作抗疫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他说。

  “云南被誉为‘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全世界游客。”马克东·巴伯表示,虽然云南距离巴基斯坦较远,但中国—南亚博览会、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展会的举办,让更多的巴基斯坦商人认识了云南。此外,巴基斯坦媒体与云南媒体保持了良好合作关系,2015年,《每日邮报》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开启了双方媒体合作的新征程。

  “两国媒体的友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国关系的友好。”马克东·巴伯希望,巴中两国媒体携手,客观报道两国事务,讲好两国友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为增进两国友谊做出更大贡献。

  记者 祖红兵(云南日报)

编辑: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