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名企名品看玉溪丨通变电器:创新求变,老企业焕发新活力

2021-03-25 10:18:28   来源:云南日报

  66年前,为了改进落后的农业生产工具,一个仅有一台手摇鼓风机、一台手摇车床的手工生产小作坊——通海县农机修造厂诞生。

通变电器每年都保持着380万千伏安的生产能力,年产值10亿。李斌 摄

  风雨行来数十载,这个小作坊逐步发展壮大,通过一次次更名、改制,成为装备先进、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能生产各种型号变压器的综合现代企业——云南通变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变公司”)。经受市场经济的洗礼,不少老企业已不复昔日辉煌,通海县农机修造厂凭借公司的技术创新团队和研发能力,云南通变电器有限公司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让老企业焕发着新活力。日前,“名企名品看玉溪——聚焦玉溪之变”全媒体记者走进通变公司了解到,2020年,销售产值10.1914亿元。

  老厂房满是新设备,生产跑出“加速度”

  通变公司位于通海县礼乐西路,公司占地近10余万平方米,厂房面积近6万平方米。

  走进厂房,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内,高科技的现代化生产设备整齐排列,各类自动化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让人眼前一亮。通变公司党总支书记鲁勇告诉记者,2015年,公司引进了三条流水生产线,目前,该公司变压器及配套件的生产基本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生产一台普通的变压器时间在20天,有特殊技术要求的定制变压器40天就能下线。

公司生产一台普通的变压器时间在20天,有特殊技术要求的定制变压器40天就能下线。李斌 摄

  “虽然高度的自动化让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但通变公司的变压器在市场上依旧是供不应求。近年来,云南通变电器每年都保持着380万千伏安的生产能力,年产值10亿。”鲁勇介绍。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让老企业迸发新活力

  据介绍,通变公司一直把培育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节能减排,上档升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先后开发出多种低损耗、低噪音、性能优越的变压器产品,并通过了国家级、省级的新产品鉴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鲁勇说,技术骨干是通变公司创新的源泉,公司现有职工近8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就有150余人,企业坚持产教联合,校企联合,将教授请进车间,将车间工人送到学校培训的方式,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

通变公司的变压器在市场上依旧是供不应求。李斌 摄

  这些能工巧匠助力企业产品研发,让企业从过去生产单一的产品转变为可生产小到家庭用电、手工作坊使用的变压器,大至发电站、水电站使用的变压器,还可根据用户要求,专门设计和制造特殊用途的变压器。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为企业生产加足马力

  2003年,根据中央政策,国家控股的“云南通变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为民营企业,更名为“云南通变电器有限公司”。在改革政策的基础上,公司领导采用分立式改革方式对公司下属企业进行分立,形成以通变电器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多家独立企业。围绕变压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维护服务等,以云南通变电器有限公司为中心,引导带动云南通变配件有限公司、云南通变冷作铆焊有限公司、云南通变电磁线有限公司、云南亚信配件公司等变压器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建设形成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备、聚集效应明显、区域特色鲜明的变压器生产制造集聚区,促进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

  如今,该公司的中、小型各类变压器产品产销量一直居云南省同行业前列,产品主要销往西南各省以及周边国家。

  云报集团统筹策划:谭晶纯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李春丽 浦美玲 贾云巍 党晓培 李苏榕 段建鑫 普建彬

  玉溪日报统筹:金宏森 赵琳

  玉溪日报记者:洪绍华 何超 李斌 白迪云

编辑: 徐腾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