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新闻 >   正文

名企名品看玉溪|中汇:为玉溪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

2021-03-23 10:43:56   来源:云南日报

  近年来,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关于新能源汽车,人们总会考虑充电桩配置是否充足,充电速度快不快,充电安全性有无保证。对于上述疑问,云南玉溪中汇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汇公司”)正用“装备智造+智能运营”打消着广大消费者的疑虑。

  日前,“名企名品看玉溪——聚焦玉溪之变”全媒体记者走进了云南玉溪中汇公司。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不少工人正仔细检查着电线排布,几台即将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正在接受最后的调试,即将运往丽江市。

中汇的充电桩制造处于省内先进水平。曾永洪 摄

  生产:从制造迈向“智造”

  据了解,中汇公司主营装备制造、工程施工、运行维护、综合能源等业务。充电桩制造作为该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更是处于省内先进水平。据悉,中汇公司自2018年启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先后引进国内外多项先进技术,并采取多种保护措施,确保充电快速安全。“目前我们生产的充电桩,能在30分钟以内,将新能源汽车电量从20%提升至80%。”中汇公司副总经理关攀飞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台台巨大的功率柜连接起数台充电桩,就是这组设备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着动力支持。作为一家主打智能制造的企业,中汇公司给看似不起眼的充电桩赋予了很多“黑科技”。

  “你们看这只充电枪。”关攀飞拿起充电枪向记者解释说,充电枪上面有两个小孔,它们能够迅速读取新能源汽车型号、电池型号、电池余量等信息,然后反馈给充电桩。充电桩再根据自身配置,与新能源汽车进行信息交互,最终实现快捷、安全的充电。

中汇公司生产车间。曾永洪 摄

  实际上,中汇为攻克充电桩信息交互技术,先后从国内聘请了多位工程师,并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占整个公司研发投入的70%。同时,中汇生产的充电桩还具备温度感应功能。比如当充电时遇到电流、电压过大,进而导致电池过载发热时,充电桩可及时调整或终止充电作业,保证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在关攀飞看来,从制造迈向“智造”,这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运维:从被动转为主动

  离开生产车间,关攀飞带记者参观了“电可维”智能运维服务平台。面对数字大屏,记者轻触屏幕,屏幕上立刻出现中汇公司在省内各州市投放的充电站运行情况。点击某个充电站,还能看到更加详细的内容。据悉,该智能运维服务平台通过远程可视化监控、实时化管理,实现对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远程监管,确保每一支充电枪实时可用。

中汇生产的充电桩30分钟能将新能源汽车电量从20%升至80%。曾永洪 摄

  关攀飞向记者介绍,通过该服务平台,实现充电站从“被动抢修”到“主动维护”的巨大转变。他举例说:“我们通过远程视频监控,就能对故障进行提前感知。比如监控设备看到充电还未完成,司机就把充电枪拔掉。这时信息就会反馈给系统,值班人员立刻致电司机,主动提供服务帮助。另一方面,智能运维服务平台还能统计各充电枪使用情况,对使用频次较高的充电桩,及时进行升级维护,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在此基础上,中汇公司还紧密围绕玉溪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开发了“城市公共能源综合管理平台”,在水、电、气能源监测及“智慧”工地建设方面开展数据研判及技术服务。“比如我们能检测到企业、在建工地碳排放的情况,从而指导企业开展节能减排,为玉溪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中汇力量。

  回顾中汇发展历程,从传统制造企业向服务型“智造”企业转型,是中汇能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更是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智能制造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能力,实现公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关攀飞信心满满地说到。

  云报集团统筹策划:谭晶纯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段建鑫 浦美玲 贾云巍 党晓培 李苏榕 李春丽 普建彬

  玉溪日报统筹:金宏森 赵琳

  玉溪日报记者:杨宇峰 邢定生 景逵 杨翼实 曾永洪 史桦

编辑: 徐腾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