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大图 >   正文

香港同胞心中的国与家

2019-09-26 08:53:41   来源:新华网

  无论苦难荣耀都息息相关

  “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报效国家;最高兴的是香港回归时,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刚刚故去的曾宪梓先生一生念兹在兹的就是“报效国家”四个字。

  设立奖助学金、修建教学楼,当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时慷慨解囊,是包括曾宪梓在内的无数香港同胞主动担起的责任。年少时就怀有爱国梦的香港“001号”合伙人伍淑清说:“香港不只为本地市民服务,更应为国家服务。”

  70年来,不管苦难还是荣耀,家国之情永存于香港同胞的心底。

  在香港西九龙站,旅客乘坐从香港西九龙站发往深圳北站的首班高铁列车(2018年9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回忆起2008年汶川地震,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教授李曾慧平至今记忆犹新:“我感觉香港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捐了款。”

  震后,李曾慧平与香港几名拥有临床经验的康复专家作为志愿者很快抵达灾区。他们带去仪器设备,对当地医护人员展开短期培训,并为伤者提供多方面的康复训练。

  此后几年,李曾慧平与同事几乎每月都去四川,用的是课余时间,做的是义务工作。“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我作为老师,能够把香港的经验带到内地,促进内地康复事业发展,是我的愿望。”李曾慧平说。

  共担苦难之外,也有同享光荣。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在香港成功举行,让香港作为一座奥运城市走进全球聚光灯下。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中国基本被隔离在世界体坛之外。”1974年开始就和父亲霍英东为中国体育东奔西走的霍震霆,参与并见证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全过程。“在莫斯科见证了北京成功,当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体育精神凝聚家国情怀。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对阵塞尔维亚。当天的香港,无论街头巷尾还是茶楼酒家,市民的目光无不聚焦在女排姑娘们身上。有的商场里,围着大屏幕看直播的香港市民甚至站了三层楼。

  “作为中国人,一定要支持中国女排。”他们说。

编辑: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