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众志成城 决战决胜】洱源:两场硬仗一起打
不让污水进入茈碧湖
10月初,正是秋意渐浓时节,记者来到洱源县,在碧波荡漾的茈碧湖上乘坐七八分钟的快艇,进入梨园村。
该村靠山面湖,118户白族人家散居在几百棵上百年的古梨树中,青瓦白墙,几处鸡鸣,数声犬吠,村民背箩荷锄,神情怡然来往其中。游客来此,慨叹为“世外梨园”。近十年来,该村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村民生活也因此日益改善,全村没有一户贫困户。
“2017年3月,正是梨花盛开生意兴旺时,由于洱海保护治理的需要,政府对洱海源头的餐饮客栈进行停业整顿,我第一个带头支持整改。”梨园村农家乐经营户阿建修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
“虽然关停这一年我家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但是我明白,茈碧湖不仅是洱海源头,更是我们的母亲湖。保护洱海,保护茈碧湖,就是保护给我们和子孙后代金山银山的绿水青山,我们就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它们,决不让一滴污水进入茈碧湖。”阿建修介绍:“我家人一开始不理解不接受我带头停业整顿,但在我说清道理后,他们都理解支持我。先后投入了5万多元,对客栈和厨房等所有经营用水和生活用水按《洱海保护管理条例》要求全部接入污水管网,进入村里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现在我家已恢复营业,虽然关停整顿对生意会有影响,但算好大账,损失这点小钱是值得的。”
“现在梨园村农家乐经营用水和村民的生活用水等已做到厨房水、厕所水、牲畜水和废水全收集,全接入村内污水管网,进入村里的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处理后排入梨园村湿地,经过湿地吸附、沉淀,再用高67米的泵站把水提升并接进建在山腰的五座蓄水池内,用做梨园村农田果林灌溉用水。”洱源县环保局局长李映春介绍,全村共投入1400万元建设梨园村污水处理循环使用系统,做到中水全用,坚决不让一滴污水进入茈碧湖,真正实现水清岸绿生态美。
记者:博达(云南日报) 通讯员:李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