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献礼“五一”,致敬匠心
杜光纪:云内动力的“80后”刀具大师

2018-04-25 10:14:09   来源:

杜光纪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2004年毕业于云南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同年进入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现是该公司乘柴事业部的一名刀具调试和刀具修磨工。2015年荣获“云岭首席技师”并成立“杜光纪大师工作室”。在公司一直承担着对新进公司的大学生及技校生的培养,做好“帮传带”工作,带徒170余人;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参与公司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工艺提升、质量提高、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多年来对加工中心液压夹具、专机多品种共线进行改造,为企业节约维修成本200余万元。对公司加工中心所用刀具进行优化,创新项次达100多项,为公司节约成本100余万元。

  2018年1月19日上午9点半,在昆明市经开区云内动力,记者见到了杜光纪大师。一件深蓝色的工作服搭配牛仔裤,单凭穿着你可能想象不到杜光纪背后的荣誉和光环:2015年,当时年仅32岁的他就成为“云岭首席技师”,并且成立了“杜光纪大师工作室”。

  1983年出生的杜光纪,是典型的“80后”,思维活跃、爱好广泛。在云内动力工作的14年,他从技校学生成长为技艺精湛的技能大师。回首成才路,杜光纪坚信:“一个技术工人可以没有很高的文凭,但不能没有过硬的技术本领。”

杜光纪的“拿奖人生”

   “说实话,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一方面得益于以前参加了很多技能比赛,赢得了很多荣誉;另一方面,我正好赶上国家重视技能人才的好时代。”杜光纪认为,个人的努力加上从政府到公司的重视、支持和扶持,才能拥有今天的成绩。

  2004年参加的一次比赛,开启了杜光纪的“拿奖人生”,也可以说是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004年7月,在云内动力实习的杜光纪,因吃苦耐劳、肯学肯干,其工作技能很快得到公司领导及同事的肯定,被公司派返回校,代表学校高级组参加“云南省工具钳工比赛”,在比赛中取得个人组第三名的好成绩,被云南省劳动保障厅破格颁发技师证。“就是那一次比赛得奖,让我领先了别的同学好几年。”杜光纪非常感谢公司和学校给了他机会,也庆幸自己抓住了机会。

  比赛之后,刚刚工作的杜光纪已经是一名技师,可谓是少年得志。但是,回到公司后,杜光纪不骄不躁,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在技能提升方面继续保持刻苦钻研的态度。

  过人的天赋再加上勤学苦练的坚持,杜光纪随后开启了自己的“拿奖人生”——

  在2007年车间组织的青年工人测量技术比赛中荣获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

  2007年度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

  在2008年的“岗位技能大练兵”技术比赛中荣获工具钳工类第二名;

  2010年通过考试取得高级技师证,成为当时云南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2011年10月被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授予“第一届昆明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暨昆明市优秀技术能手”称号;

  2013年入选云南省“最美青工”;

  2014年荣获第一届“盘龙英才”;

  2015年荣获“云岭首席技师”

  ……

  说起技能比赛,杜光纪认为参加比赛很有意义,“比赛比的就是技能中的基础,这些东西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有用。”近几年,杜光纪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少了,“不能总是占着那个位置,得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除了比赛和获奖之外,对杜光纪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2013年加入了同公司的“秦选大师工作室”,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为他2015年成立自己的大师工作室打下了基础。“秦选大师不但是‘云岭首席技师’,还获得了‘国家级技能大师’的荣誉称号,在工作室期间,我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意识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学到很多的东西。”

云内动力的刀具大师

  如果说得奖的经历让人羡慕的话,公司对杜光纪工作上的调整和安排则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2010年7月,公司将杜光纪调入乘用柴油机加工车间,负责刀具的刃磨、调整、修复工作。“这个岗位需要操作从德国进口的五轴联动数控磨刀机和数控对刀仪设备,操作界面是全英文,当时没有师傅带,可以说压力非常大。”杜光纪说,那时候,白天学习设备操作,晚上回家上网查资料。

  正是靠着一股孜孜以求、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杜光纪很快掌握了设备的操作,并且创新了一些新的刀具刃磨技术。“当时,我还经常对车间同事进行刀具刃磨相关知识及刀具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的培训。”

  之后,杜光纪开始展露出他在刀具方面的技术才华。利用瓦尔特磨刀机,杜光纪掌握了多种刀具形状的磨削,对加工中心磨损的整体硬质合金刀具(钻头、铣刀、枪钻、刀片等)进行工艺编制、刀具修磨;创新刀具刃磨修复技术,完成多种刀具的修磨和改制,比如,对PCD刀具、枪钻等难修磨刀具制定不同方案进行改磨,使之达到使用要求。在2012年至2015年,累计为公司节约刀具成本约150万余元。

  云内动力乘柴事业部,杜光纪的办公室中,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摆放整齐的刀具。十来个金属支架上全是杜光纪的“宝贝”。

  “看,这个刀具,是从德国进口的,光这一个刀具就在7000元左右。这些刀具,最便宜的价格也上千。”说起自己的刀具,杜光纪好像换了一个人,立马变得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关于刀具型号、材质、用途等知识,杜光纪全都烂熟于胸。在休息之余,杜光纪还会站在刀具前面,一个一个拿起来细细地观察、清洁,这也是他的一个爱好、一种享受。

  从技术学校毕业,到取得现在的成绩,杜光纪靠的是在工作中孜孜不倦的学习探索、刻苦钻研的拼搏奋斗、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一点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的严谨态度,以及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对于刚毕业的技校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国家和社会都如此重视和需要技术工人,我们应当以实际行动做好本职工作,坚信‘付出终会有回报’。”杜光纪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更多年轻人一点启示。

  记者 陈创业

  “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即,我们向这个光荣的节日献礼。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匠人,奋斗者中一群不平凡的人。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追逐梦想、收获精彩,其独具匠心赢得全社会的喝彩。

  在属于劳动者、奋斗者、匠人者的节日里,我们致敬匠心,为新时代唱响赞歌。

  匠心,秉承的是“一字精神”。即:一心一意、一丝不苟、一马当先、一以贯之、一片丹心,最终,铸就一技之长,弘扬中华文化。

  此次,我们采访了14位不同行业的匠人代表,希望他们的故事让你领略到红土地上劳动者的新风采;希望他们的匠心,感动你我,情暖“五一“;希望“一字精神”永驻每一位劳动者的心中。

  献礼“五一”,致敬匠心。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奋斗中共享新时代的幸福与荣光。

编辑: 张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