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献礼“五一”,致敬匠心
陈坤勇:“钳”心“钳”意一件事

2018-04-24 17:10:39   来源:云桥网

陈坤勇

  1996年7月进入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内动力”)从事钳工工作,高级技师、公司主任制造师。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兢兢业业,勤学苦练,掌握了一手精湛的模具拆装、修理技能。荣获第四届云岭首席技师、云南省工业园区(工具钳工)技术能手、昆明市五一劳动奖章、第二届昆明市名匠等称号。

积极进取:从普通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师

  “像这一个模具,我们要求做到像镜面一样光滑。”在陈坤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陈列架上,放着一排排工人们平时练习时做出来的模具,陈坤勇拿起其中一个说道。

  陈坤勇所在的工、模具车间担负着模具、工装夹具、刀具及各类零件的加工任务,同时还要进行新产品试制开发的各项攻关任务及质量控制中的取样,可以说是公司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摇篮。到2018年,陈坤勇在云内动力已经工作20年有余。回首往事,陈坤勇说,2000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

  当时,陈坤勇来到云内动力才4年左右,企业开始产能转型,引进了国外设备,公司新铸工车间投入使用,这对年轻的陈坤勇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是机遇,是因为全新的设备和车间无疑是青年技工施展才能的大好舞台;说是挑战,则是因为生产任务不容许他们有太多的“适应期”,必须马上全力开工。

  陈坤勇和同事们加班加点进行理论学习,对模具反复拆装,在较短时间内熟悉了新模具的使用原理,并对多套模具制造装配工艺及工装工序作出改进,极大地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动成本约200万元。

  “模具车间需要把设计部门的设计理念变为实际。”陈坤勇说,很多部件在图纸上画出来看着简单,真正要做得出来并且还好用,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需要操作者有极好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因此,不断学习就变得至关重要。

  2000年,他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考入云南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夜大班。在工作之余,他挤出时间学习,于2003年取得了大专文凭。近年来数控系统在企业生产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因为之前没有系统学习过,他就在工作中自己学自己练。
仅会钳工一种技能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陈坤勇就主动与其他工种的同事切磋交流,积极学习其他工种的技能技术。经过不断的努力,逐渐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师,还获得了多项荣誉。

合作分享:为了实现更大的突破

  “团队”这个词是陈坤勇时常提到的一个词。他说,每个班组是一个小团队,有了这些小团队,企业才能正常运转,而每一个人又是这些小团队的组成部分,与团队息息相关。以他自己为例,没有师傅的教导和同事的帮助,他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现在,当自己有了一定成绩时,他也要积极传承这种团队精神。

  在陈坤勇的倡导下,车间创建了学习型班组,尤其注重培养青年职工的职业技能和责任感。一件产品经过几道工序才能最终完成、每道工序的工艺又是怎样的,陈坤勇经常会和年轻人进行交流。他也时时强调上道工序的工艺品质要对下道工序质量负责的理念,以增强大家合作的意识。

  “我们可能新奇的想法多一点,但师傅们的经验更加宝贵,可以引导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对方向。”这是陈坤勇“传帮带”过的年轻人的共同想法。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下,钳工小组有3人获得高级技师资格证,3人获得技师资格证,并在各项技能培训和技能比赛中取得佳绩。

  除了和公司里的同事交流,陈坤勇还多次参加企业进校园活动,也会为来企业参观的学生进行介绍,让在校学生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帮助他们为日后就业做好准备。“分享、合作,都是为了能实现更大的突破。”2014年,陈坤勇成立了云内名匠工作室。

  通过工作室,陈坤勇进一步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他组织同事对公司生产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共计完成技术攻关 254项。他的工作室还与云内动力的其他工作室合作,完成了多个重大项目。

  2017年,陈坤勇荣获“昆明市五一劳动奖章”、第四届昆明市优秀技术能手、第四届云岭首席技师。同年,组建了陈坤勇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就设在车间现场,方便大家及时讨论、攻关。”他说,工作室每个成员每个月都必须完成一定任务,工作室的9个人属于不同工种,各有各的优势。工作室成员之间、工作室与别的工作室之间都可以不断深入整合资源,形成更大合力。

坚守初心: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从入职公司第一天起,陈坤勇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划线、打孔、拆卸、安装。时间一天天地过去,身边有的同事转行了,有的慢慢放弃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些不免让陈坤勇思考,自己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坚持是否有意义?

  “平凡的岗位不应该等于平庸,不代表自己的位置不重要。我认为无论从事的工作多么平凡,都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他说,他相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因此,大到冷芯盒模具,小到零件刀具,都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对经手的每一个工件都保质保量按要求完成,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近年来,政府、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待遇和职业荣誉越来越重视,这让陈坤勇更加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信心。他举例说,成立大师工作室,政府支持10万元人民币,企业按1比1的比例进行资金配套支持,另外,技术工人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发展平台更加广阔。他说:“我将坚守初心,为企业和行业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刘子语 陈创业

  “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即,我们向这个光荣的节日献礼。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匠人,奋斗者中一群不平凡的人。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追逐梦想、收获精彩,其独具匠心赢得全社会的喝彩。

  在属于劳动者、奋斗者、匠人者的节日里,我们致敬匠心,为新时代唱响赞歌。

  匠心,秉承的是“一字精神”。即:一心一意、一丝不苟、一马当先、一以贯之、一片丹心,最终,铸就一技之长,弘扬中华文化。

  此次,我们采访了14位不同行业的匠人代表,希望他们的故事让你领略到红土地上劳动者的新风采;希望他们的匠心,感动你我,情暖“五一“;希望“一字精神”永驻每一位劳动者的心中。

  献礼“五一”,致敬匠心。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奋斗中共享新时代的幸福与荣光。

编辑: 张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