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云南 燃情蓝色丨南非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部部长齐卡拉拉:看向云南 看到了广阔机遇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南非与中国建交25周年。“一带一路”倡议发出后,南非成为第一个加入的非洲国家。今年两国签署的《中南关于同意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意向书》,描绘了双方更为壮阔的合作图景。
在第二届中国—印度洋地区发展合作论坛现场,南非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部部长齐卡拉拉,回顾与中国朋友共同走过的每一步,携手实现一个个成果,语带兴奋。
那是和中国共同开展的与基础设施相关的项目,包括渔业有关的“一带一路”项目,带动了南非港口发展;
那是诸多“小而美”民生项目,供电、减贫、投资,中国朋友在多领域给予南非支持,双方合力解决问题,帮助南非应对挑战。
“相信这些合作将进一步加深我们的友谊。”齐卡拉拉说,期待南非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断深化,也期待来自中国的投资助力当地基础设施发展。他说,未来希望双方在小型港口建设、整修、升级方面达成合作。这些港口大多位于南非沿海农村地区,小型港口建设升级后,将用于发展捕鱼、运输和旅游产业,带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帮助民众增收。
来到云南参加论坛,看向云南,齐卡拉拉看到了更多机遇。
“虽然云南是内陆省份,并不临海,但在陆港建设方面云南与南非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南非同样有部分区域不邻近海洋,除了海港建设,陆港建设可以推动南非与云南这样内陆地区的合作,连接、惠及各方。
来到云南参会,关于南中以及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合作,齐卡拉拉也有自己的思考。
在他看来,如何探索海洋经济发展,应对粮食、安全和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至关重要。第二届中国—印度洋地区发展合作论坛,让各方有机会共商与海洋健康有关的问题,共同探讨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如何更好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健康。
南中关系已步入“黄金时代”,前景光明,未来可期。齐卡拉拉认为,南非与中国深化合作,也将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务实的行动,能帮助我们实现减贫、可持续发展等更多激动人心的目标。”他说。
记者 韩成圆 刘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