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正成为民企的“向往之城”

2023-07-31 16:20:59
来源:新华网

昊邦药业。记者赵伟摄

贝泰妮的产品展示。 记者赵伟摄

  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围绕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方面提出31条政策措施。这是继2005年、2010年发布的“非公经济36条”“非公经济新36条”,2019年出台的“民营企业28条”后,又一个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磅文件。

  7月22日, 首届滇商大会在昆明举行。省委主要领导用4句话点赞滇商,向广大滇商分析了云南巨大的发展优势,希望广大滇商弘扬企业家精神,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把企业的未来与云南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共同发展、共圆梦想。昆明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主要领导多次指出,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昆明市经济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推动地区发展中勇担社会责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誉,是大抓产业发展、大抓项目建设、大抓招商引资、大抓营商环境,建设“六个春城”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在昆明23个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重点建设项目中,有20个由民间投资建设;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3个月,“昆明速度”又一次被刷新;创新出台一系列普惠金融政策,帮助企业获得贷款17.24亿元;全市100多名民营企业家被聘任为营商环境监督员…… 在一系列让企业家大胆闯、放心干的政策引领下,近年来,昆明逐渐成为企业家的“向往之城”,仅2022年,昆明民营经济就贡献了全市50.2%的税收、40.2%的GDP、46.8%的投资、43.3%的进出口、96.7%的经营主体数量。

  2022年,昆明被全国工商联列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经验推广试点”单位,民营经济成为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大胆闯放心干

  “此次昆明市农业农村局‘上门服务’,助力企业解决项目落地问题,增强了我们对投资昆明的信心。”近日,新希望集团昆明地区有关负责人说。7月12日,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昆明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首席服务专员”李启斌带领昆明市西南和华中招商局及局机关相关人员一行,先后来到新希望集团在昆投资项目所在地经开区30万吨乳制品项目现场、富民县和禄劝县磷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配套项目现场开展上门服务。

  据新希望集团昆明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在2022年昆明—成渝招商引资推介会上,新希望集团与昆明市有关部门签署了协议投资金额达100亿元的合作协议,涉及农业农村、锂电池、新材料、生态环保、光伏水电能源开发等领域,包括由新希望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在经开区投建的30万吨乳制品项目,禄劝县转龙磷矿、龙王庙磷矿及富民县火玛纳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三个板块组成的磷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配套项目。在上门服务过程中,李启斌表示,将严格落实“首席服务专员”工作要求,主动服务新希望集团在昆明投资的有关项目,梳理汇总项目落地存在的问题和企业提出的诉求,主动帮助企业协调市级有关部门,协助解决问题,为项目建设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全力护航新希望集团在昆项目的发展。

  上述案例是昆明各级职能部门“政策围绕企业转,服务围着发展干”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在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引领、促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昆明都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昆明上下要真正把服务企业的工作做在企业最关键、最急迫、最要紧的地方和时候,让企业家真正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昆明要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大胆闯、放心干。

  昆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富贵介绍,为从高位统筹推进,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昆明先后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11条、改善民营经济法治环境30条、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16条、稳增长24条、稳经济25条、稳楼市25条等政策举措,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更趋完善。同时,昆明创新推出政策性普惠融资产品“昆易贷”,建立“银政担”共同分担风险的机制,推行“财园助企贷”企业融资模式,帮助企业获得贷款17.24亿元。

  拟立法护航民企发展

  今年,昆明还开展了《昆明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地方立法,日前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计划于今年10月份审议出台。该《条例》出台后,将极大增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昆明“两个健康”提供法治保障。这也是昆明历史上首次以立法形式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缺资金、缺信心、缺底气“三缺”,一直被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困扰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大核心问题。为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近年来昆明持续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走访、解难题”活动,找准民营企业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着力解决企业家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困惑,稳定心理预期,增强发展信心。东风重工产业园项目从洽谈到开工仅2个月,杉杉锂电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3个月,“昆明服务”效率一次次提高,“昆明速度”也一次次被刷新。

  值得关注的是,昆明还通过开展“四走进”活动,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据李富贵介绍,按照“走进昆明看昆明、走出昆明看昆明、跳出昆明看昆明”的理念,近年来昆明先后组织民营企业家东部行、中部行、口岸行、边疆行,通过走进经济发展第一线、贸易口岸边境乡、园区建设主战场、科技创新最前沿等活动,激荡思维、突破认知、迸发活力。目前,“四走进”活动已累计举行5期,200多名昆滇民营企业家参与。

  在爱商的同时,昆明还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让企业家在会场前排就座,并对23家民营企业、64名民营企业家进行表彰。同时,昆明建立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制度,全市100多名民营企业家被聘任为营商环境监督员。通过一系列大抓民营经济、大抓产业发展、大抓招商引资的工作,营造亲商、爱商、护商、助商、惠商的城市氛围,2022年吸引5张千亿大单落地昆明。2023年一季度,昆明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794.75亿元,同比增长4.6%,高于全市GDP增速0.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

  高原春城,正成为企业家的“向往之城”。(记者 廖兴阳)

编辑: 李涛
昆明正成为民企的“向往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