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起过年 一起迎新】缅甸朋友到我家过年
【开栏的话】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中国农历的新年。
人们在一年中无论经历了多少苦与难,过年的时候都会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一起辞旧迎新。
年夜饭、贴春联、压岁钱、新衣服、逛庙会、放烟花、舞龙耍狮、春节晚会…..南北方的春节习俗不同,每个家庭、每个人对春节的期盼不同。但相同的是,大家对家人的爱与牵挂、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2021年春节在即,这将是一个特别的年。
人们不会忘记,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让绝大多数中国人在担忧和居家隔离中度过。而2021年,虽然疫情的不确定性让“就地过年”成为了许多人的自觉和共识,但是,大家无比期待着这个春节。
人们期待着,一起分享携手抗疫、复工复产、创新发展、脱贫攻坚所付出的汗水泪水,一起分享日子越过越好、绿色越来越多、国家越变越强的兴奋自豪。
无论在哪里过节、和谁过节,2021年的春节必将为中国人开启充满希望的新年。
一起迎新,小编们先和大家聊聊那些难以割舍的记忆。这些片段共同勾勒出一个心声:过年了,中国人将开始全新的一年,中国大地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4年前,我的缅甸朋友玛素素和萨拉在广西民族大学留学,她们对中国年俗文化特别感兴趣。寒假时,她们相约来到我家,我们共同度过一次难忘的中国年。
我的家乡宣威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从入冬开始,这里天气逐渐变冷,尤其春节到来前的腊月最为寒冷。玛素素和萨拉从来没有体验过如此冷的天气,所以我特意叮嘱她们多带了羽绒服和棉外套。那天,到宣威下火车时,天空中飘起了小雪,这让从未见过下雪的她们感到特别惊喜。
临近过年,整个小城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我带着玛素素和萨拉逛了红红火火的年货市场,我们一人背着一个小竹背篓,走街串巷,置办年货。“这叫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过年为什么要买青松毛?”玛素素和萨拉一边拿手机不停地记录着,一边好奇地问我,我一一向她们解释:这是我们宣威的特产血豆腐,是用猪血和豆腐做的;宣威人过年时,会用青松毛铺在地上,在松毛地上吃年夜饭。
大年三十悄然而至,年夜饭的香味弥漫在我家的每个角落。扣百合、扣南瓜、扣蛋卷、扣大白菜心、扣韭菜根、酸菜扣肉、扣慈姑、墩子肉……“土八碗”是宣威年夜饭中最具特色的菜肴,为了让远道而来的缅甸朋友品尝到这些地道的“宣威年味”,我妈妈忙得不亦乐乎。
有了缅甸朋友的加入,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我们家迎来了比往年更加热闹的新年。
记者 张莹琳/文(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