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观察|5天假期接待游客996万,五个关键词带你看云南旅游业疫后“回暖”
对中国人来说,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一个特别的假期。首先,今年的假期从3天增加到了5天,其次,这是在全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首个小长假。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中国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在假期共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在旅游大省云南,旅游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回暖升温。5月1日至5日,云南累计接待游客996.62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66.8%;实现旅游收入78.58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68.6%。
“加长版”的“五一”假期,让一切又流动了起来。人们走出家门,拥抱山水花草,拥抱夏日艳阳。本期,小编就通过“复苏”“安心”“新模式”“升级”“信心”五个关键词,带你走进“回暖”的云南旅游市场。
不一样的小长假丨关键词一:
复苏
这个“五一”小长假,云南省内各大景区新推出了各类游乐项目,引来不少游客;在自驾游、周边游、乡村游等成为大众热选之后,一些风景优美、交通便捷的景区周边精品民宿变得炙手可热;丽江茶马古道旅行社为自驾游客制定了提前消毒、自助取还车及支持异地还车的自驾出行模式,给客户带来更多安全感和便捷感……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人气回暖、消费复苏,文旅市场运行安全有序,云南旅游市场如同回升的气温逐渐“热”起来。
据统计,云南省已开放旅游景区328家,开放率98.5%;已恢复营业的星级饭店454家,占总数的74.4%;恢复省域内经营活动的旅行社382家,占总数的36.5%。云南省文旅厅有关人士表示,全省旅游市场恢复超过预期。
不一样的小长假丨关键词二:
安心
假日期间,云南省各大景区和公共场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要求,采取预约、实名购票、限流、增加安全防护等方式保障游客安全,让游客放心舒心度假。
“五一”小长假期间,云南部分景区实行预约入园。景区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云技术,超过载客量系统就会自动停止售票,游客须实名才可以进行购票,入园时还需出示入园码、云南健康码并通过体温检测;西双版纳、红河、临沧等州市通过微信公众号、景区电子标识牌、人工指引等方式及时发布景区限流、分流和疫情防控提示……云南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努力为广大游客创造安全祥和的假日旅游市场。
不一样的小长假丨关键词三:
新模式
“刷了一天手机,就为了看看熊猫毛竹的新家。”“哈哈,它们终于愿意洗澡了,毛都快成棕色的了。”5月3日一早,云南野生动物园的“抖音”直播准时开始。直播间里,呆萌可爱的小动物们的“吃播”“住播”“洗澡播”轮番上演,一举一动都引发了粉丝们的热烈讨论。动物园动物园在做好疫情防控、实现线下开园迎客的同时,还在4月29日至5月5日以直播的方式让动物们与游客“云”上见面。
“直播间”里开启了“云厨房”模式、厨师线上教烹饪,美景加美食在线“圈粉”……这个“五一”小长假,线上线下的引流让餐饮市场热起来,也给餐饮人带来了信心。据网上订餐平台“饿了么”的数据,“五一”期间,昆明消费者火锅消费环比增长3.7倍,是中国火锅消费增长最快的城市;昆明人奶茶消费环比增长了2.8倍。
云南各大购物中心纷纷推出了促销活动,套餐优惠、抢券打折、微信公众号推广、“网红”直播等形式不断帮助餐饮品牌线上线下互动引流。此外,云南多地发放了消费券鼓励消费,对假日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仅昆明市政府就在节前发放了1亿元消费券。
不一样的小长假丨关键词四:
升级
在腾冲,火山热海景区自涌温泉于5月2日恢复接待游客。“五一”假期,每天约400位通过网络预约的游客惬意地在山林间享受大自然的馈赠。火山热海景区副总经理杨晓认为,结合“本地人游本地”的需求,提升康养旅游的专业度、打造有差异化的产品是景区疫后转型升级的关键。
“五一”小长假期间,假日消费实现了比较温和的反弹。据阿里巴巴平台的数据显示,在小长假的带动下,卫生消杀、家居生活、“充电”学习、美妆等消费增长明显。就云南文旅业来看,围绕康养等新业态的消费成为亮点;全程无现金支付在云南省内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推广;通过推进云南旅游转型升级,购物环节更加规范有序。
不一样的小长假丨关键词五:
信心
上亿人次出游、消费潜能释放、“云端”消费激增……中国旅游研究院6日发布解读分析报告称,中国旅游市场和消费信心正在稳步恢复。“回暖”的旅游市场,在提振旅游从业者信心的同时,也让他们更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5月1日那天,同行们都在兴奋地交流,感慨这应该是疫情发生以来本地餐饮行业的第一个‘爆单日’。”据昆明傲为世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袁源介绍,假日期间他们公司旗下的餐饮门店生意大约恢复到了疫情前的7至8成,身边的同行也大致如此。在他看来,这个“五一”小长假给许多餐饮人带来了信心。
面对新趋势、新变化,许多专家和旅游从业者也找到了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
在云南省旅游研究学术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委员朱桂香看来,定制化、预约化等个性化服务将成为未来旅游消费常态,旅游者越来越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安全、环境及服务品质,旅游目的地的软实力竞争将更加凸显。
“目前,大家的出行愿望虽然强烈,但大部分消费者的防护心理仍较强,对在外住宿依然持观望态度。酒店消费市场整体恢复需耐心等待。”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杨红波说,疫情之后,人们会更趋向于选择方便度假、适合康养、配套休闲的地方住宿,会以更利于防疫的自驾游方式出行。
普洱太阳河乐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明霞认为,线上预约、分销、后台统计等景区智慧化的高要求,让景区人员素质和水平得到提升。“利用短暂的‘中场休息’练好内功,文旅行业必将迎来下一个春天。”她已经准备好,在火热的夏天,和旅游人一起看到不同、迎接不同。
图文综合自:云南日报、新华社、网络图片
责编: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