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大图 >   正文

解密北京冬奥场馆冰面建设亮点

2020-07-23 10:25:18   来源:新华网

  7月22日,工人在国家速滑馆内施工。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亮点三:低碳环保双发力 绿色办奥是底色

  据悉,北京冬奥会将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奥运会,随着今年6月张北柔性直流输变电工程的投用,来自张家口的风电、光伏电能等绿色清洁电能正式进入北京。

  黄晖介绍,北京赛区部分场馆年内即可利用“绿电”开展建设运行,到2022年,所有场馆将100%使用“绿电”。践行“绿色办奥”理念,是北京赛区冰面建设的第三大亮点。

  7月22日,一名工人在国家速滑馆内施工。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马进介绍,国家速滑馆拥有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冷系统的冰面,也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的冬奥场馆。这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同时也是最先进的制冰技术,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以内。

  7月22日,工人在国家速滑馆内施工。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相比传统制冷方式,国家速滑馆制冰效能将提升30%,而且制冷效果均匀,成为保障运动员高水平竞技的关键因素。同时,国家速滑馆专门建设了能源管理智能系统,将制冷产生的余热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在这种运营模式下,国家速滑馆一年可节省200万度电。”马进说。

  7月22日,工人在首都体育馆内施工。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据悉,目前首都体育馆园区也有4块冰面采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在使用二氧化碳制冰基础上,首次引进溶液除湿系统,与传统除湿方式相比,该系统可降低能耗约50%。

  黄晖表示,北京赛区场馆建设进入收官阶段,在打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北京赛区将为世界各地运动员提供国际一流的比赛和训练场馆,也将为北京留下一份可持续利用、值得传承的宝贵财富。

  7月22日,工人在国家速滑馆内施工。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7月22日,工人在国家速滑馆内施工。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7月22日,工人在国家速滑馆内施工。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编辑: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