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东:哀牢山村“跳起来”
景东县花山镇芦山村老砍刀戏(杀戏)表演 记者 张彤 摄
来到村头山坡时,远远的就听到茶林中传出采茶妇女的歌声,不时还听到有铜锣敲打的声响。采访组顿时兴奋起来,几个摄影人急急忙忙背上摄像器材跳下车,寻着声音往林间赶去。这里是景东彝族自治县花山镇芦山村大楚雄小组,位于国家级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山脉西南,村组主干道两旁是漫山的松林、核桃林,更有成片的生态茶园和古树茶园……
传承文化,歌唱生活
走进到茶林地头一块平地,一场精彩而珍稀的传统戏曲——杀戏,正在表演,听介绍说是在景东县花山镇传承几百年的传统戏种,当地群众称为“老砍刀戏”,也叫“马灯戏”,从衣着和唱腔分辨出具有明显的中原特色。几位摄影摄像记者操控设备,从不同角度和空中开始摄录。
景东县花山镇芦山村跳关龙的当地群众 记者 张彤 摄
“杀戏”始于花山镇那弄村,反映的故事发生在宋朝太祖皇帝赵匡胤首任时,公元960至1127年间,北汉国大将刘丛兴兵反朝的故事。据说有一在赵匡胤手下做事的那弄村张姓之人,他告老还乡后,不久在那弄村大庙里有几匹战马忽隐忽现出现,村民们认为是不吉祥之兆,祖上张家成员就领村民用篾编成战马,据当时战况编成了马灯戏(后称为杀戏),用图灯(竹灯)各方两对四盏代表千军万马,伴演由赵匡胤带领最得力名将匡羲和鲁郑恩与刘丛大战。该戏最初就流传于景东县花山一带至今。
景东县花山镇芦山村老砍刀戏(杀戏)表演 记者 张彤 摄
今天,“杀戏”已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年当地过年和有重要活动期间演出。 2018年杀戏剧目《三战刘丛》登上全国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让省外观众第一次欣赏到了来自彩云之南哀牢山下村寨的传统戏曲。 和“杀戏”一样,“跳关龙”也是当地群众喜欢的民间舞蹈,它是彝族和拉祜族舞蹈的结合,整个过程共有十六组动作,主要表现当地人民在生活的中模仿各种动物动作、对龙的崇拜、庆祝丰收后的喜悦。今天成为人们歌唱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跳集体舞,歌颂在党的领导下,当地村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绩。
景东县花山镇芦山村老砍刀戏(杀戏)表演 记者 张彤 摄
芦山村大楚雄小组,常住人口仅26户102人,小组依山傍水,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户均耕地、林地面积较大,除传统粮食种植业外,大力发展经济林果,茶树品质优良,核桃果大产量高,对畜牧业的发展有良好资源,牛羊猪等畜牧业蓬勃发展。近几年,村民逐步探索发展壮大了林下中草药,黄精、重楼已初见成效,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幸福生活,农户腰包渐鼓。村里确立了乡风文明和村规民约,邻里关系和睦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