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视频 >   正文

40年!这个昆明人用了40年,只为做出地道传统的破酥包!

2018-07-11 11:38:56   来源:云桥网

  破酥包,这是对于每个昆明人都不陌生的美食。无论是鲜肉丁、冬菇做的咸馅,还是熟火腿、白糖、花生拌的甜馅,咬一口,都是柔软酥松、满口盈香。

  一个包子,有多重?对于普通人而言,1、2个包子的重量,似乎不值一提。但对于茴香熙楼餐厅的王云昆师傅来说,包子1两,凝聚的却是40年俯首于白案间光阴的分量。

  这位年近花甲的面点师,自17岁开始在北京饭店学徒,就一直和面粉、酵母打交道。整个青春都在厨房和白案上度过的他,做出来的破酥包好像也和别人不太一样。在线点评网站上,他的包子是各地食客推荐的到昆明一定“必打卡”菜品之一。因为他的包子,一位香港客人一而再,再而三来到昆明,赶飞机回港前也要专程前来打包。甚至,还提出要向他拜师学艺,被婉拒之后仍坚持在厨房里跟着他忙活,学习体验了一天。

  面对交口陈赞,面对蒸腾的市场热情,王师傅却显得谦和而淡定。在我们的采访开始前,在视频拍摄点,他耐心地一点点布置自己的临时工作间。装面粉的小盆、擀面用的工具,都擦得锃亮。盛满了猪油、清水、酵母粉、低筋面粉和馅料的瓷碗,陈列得整整齐齐。见到他拿着干净的白布一丝不苟地反复擦拭案板,我们劝说就只是拍一下制作流程,不用那么麻烦。他手上的动作不停,摇摇头,坚持说:“这是做吃的,不能马虎。”

  的确,做起包子的王师傅,没有一点马虎。泼面、打窝、和水,娴熟的手法,让人不禁联想到面食界的“扫地僧”。面团的干湿度,他只用寥寥两把生粉,就调和到恰好。随意的一把酵母与白糖,则定格了面团的发酵时间。一切都胸中有数,有条不紊。差不多时间后,他对面团又是一番盘玩、唤醒,将面团摊裹成片,抹上猪油后卷裹抽棍、揪胚,每一块面胚再次八字环绕后,又掌压成随意的块状......行云流水间,看似不羁的产物,却又蕴含着他对于面食独到的见解。填馅包口,有别于“江南小笼”历来的玲珑塑造,一切都是随性而又不失方圆的捏合码笼。整个过程中,他都亲力亲为,直到上蒸抽这一环节都不带半点马虎。整个过程中,也时常能听到我们和王师傅之间这样的对话,“师傅,这个步骤还要再慢一些,您动作太快了,拍不下来”“这已经比平常做的时候放慢好几倍了,还不行?”“不行不行,封口成花型的动作您瞬间就做完了,看不清是咋弄的。”

  采访中,当询问该如何称呼他,该以何头衔定义他时,餐厅里的经理、学徒们都争相给出带有各种光环的答案。他也只是腼腆地笑笑,说:“你们就叫我面点师嘛,反正这就是我的老本行。”

  王师傅所在的餐厅,一天要卖出700至800个包子。他1小时可以包150个,40分钟时间就大约可以完成所有制作流程,蒸出2笼。即便有如此神速,今天的他也还保留着从学徒时期开始养成的习惯,每天都早到晚走。

  在同事口中,他也有很多传说。
  “要揉40分钟的面,他一定不会只揉39分钟”
  “和他做同事12年,他就请过1天半的假。半天是去检修他的摩托车,还有一天是病得下不了床”
  “他女儿结婚,他就去吃了个婚饭,早早赶回来又接着做包子”
  总之,各种各样的传说里,他就是厨房里“赶也赶不走”的那个人。

  虽然,我们好像已经悄悄步入了产品服从市场的时代。但好像也总有像王师傅这样的人,在用自己的执着继续着不能舍弃的古法传承和返璞归真。

  当视频拍摄接近尾声,王师傅也从蒸笼上抬下了刚刚蒸好的包子。我们有幸第一时间品尝到了它们的味道。这次的视频拍摄者老李甚至还总结了吃包子的技巧:撕和掰的手法尤为重要。先撕吃烹饪过程中被蒸汽打湿了的表层面皮,趁热临口掰开包体,再趁馅料奔流之际,塞入津液满盈的口腔。“在转氨酶的置换下,先体会出的是小麦的清甜。烫口的馅料甜中带咸,舌尖稍加裹搅酥润的面皮立马饱吸汁水,很好的综合了稍显肥腻的馅料。”老李对刚吃下的包子回味无穷,最后认真地总结说,包子酥软化渣、层次分明,一切都那么刚好。

  有传闻说,破酥包是20世纪初,有人在翠湖边开设包子铺,购买者众,其中一位购买者购买后不小心摔地下并碎成一地面瓣,因此得名的美食。

  有趣的是,还是在翠湖边,一个世纪之后,王云昆师傅近乎偏执地传承着学到的手艺,用南方人特有的温柔细腻,把这道历史悠久的美食做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他说,只要自己能干下去,还要继续做包子。“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个包子来,不把它做好了,我还有点不好意思呢。”

  记者:韩成圆 李文君(云桥网)

编辑: 李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