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台地茶之父”肖时英的六十余载云茶探索之路

2018-05-21 10:12:43   来源:新华网

  

肖时英接受采访。 新华网 丁凝 摄

  首创新型“立体生态茶园”生产模式

  1992年,退休后的肖时英又和妻子自掏腰包,在思茅区大寨租赁土地130多亩作为“试验田”,开展茶树生态种植的系统性研究和模式创新,先后完成立体茶园开垦、多品种组合种植、茶树不同修剪方法、茶园间种林木、茶园铺草施肥、茶树病虫害防控等多种试验研究,首创了新型“立体生态茶园”绿色茶园生产模式,该模式有效解决了茶叶“丰产不丰收”、土地利用率不高等难题,使茶叶产量提高了近一倍。截止2017年12月,在云南全省的技术推广应用229.66万亩。

  肖时英说:“过去种植茶叶依靠化肥农药,现在我们不靠化肥农药了,通过二十多年的实验,现在用有机肥来改良土壤。”

  肖时英介绍,自然界都有一定的规律,比如鸡能吃害虫,因此在不施用农药的情况下,也能利用这些规律有效控制,形成生态的平衡。“我们过多使用农药,就把天敌也杀死了,也会造成虫子抵抗力越来越强,同时化肥农药的减少,也能减少环境的污染。”

  为了让肖时英的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普洱市各个县派专人跟肖时英学习茶叶种植,甚至是加工等技术。今年55岁的景谷县干海古茶园负责人徐丕兰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11月我就来了,我家有70亩古茶树,主要是在加工发酵环节还需要学习,因为这个环节弄不好,茶叶生涩味就会重。”徐丕兰对记者说,她不仅将学习到的东西带回县里,同时还会把当地茶农的一些疑惑带回来请教肖时英。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