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图片 > 正文
新编云南“十八怪”
 发布时间:2018-12-19 09:25:26  来源:云南日报

  第四怪 大象进村不见外

  一夜醒来,挂在屋檐下的玉米和厨房的食盐等物品,被闯进家中的野象“毫不见外”地扫荡一空,这样的状况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村寨,已经见惯不怪。

  景洪市大渡岗乡关坪村委会香烟箐村民小组长冯广林介绍,香烟箐原来位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政府对香烟箐实施整体搬迁,把村寨搬迁到野象谷附近的公路边。

  虽然搬出了保护区,但野象还是会时不时到寨子里“转悠”。“现在政府为我们购买了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我们的农作物要是被大象吃了,上报林业站后保险公司就会来理赔,所以也不用着急。”村民冯广荣说,搬迁出来后,就曾经有野象闯进过他和几个村民的家中吃粮食和食盐,但他们都不驱赶。每次这些不速之客到来时,他们就关起门上楼睡觉。第二天等大象走了之后再向林业站报告。

  本报记者 戴振华

  第五怪 山货触网销四海

  李梦媛是镇康县大古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过去每年都要全国各地跑,自从进驻镇康县南伞工业园区电子商贸城以来,从电子商贸城到家,“两点一线”成了她的日常生活。“现在我坐在店铺里、家里,通过网上销售,我的茶叶就可以销往五湖四海。”

  同样,镇康县黑森林食品有限公司的客户覆盖了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每天大概就有1000单到1500单左右,基本都是回头客。”公司总经理张必孝说。他口中的回头客就包括俄罗斯等地的客户,每个月俄罗斯客户都要在他这里购买每袋约2斤的红豆薏仁粉100至200袋。

  张必孝说,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模式,每天的订单数量都在增加,月收入也从初期的50万元左右上升到现在的90万元左右,“这么好的销售额全都是‘电商平台’的功劳。”

  电子商务好平台,坐在家里全球卖。镇康县大力推动电子商务领域共建共享,目前,该县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1个,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7个,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71个。南伞工业园区电子商贸城入驻企业(个体)41户,年内入驻电商创业孵化园内的企业(个体)线上线下销售额将突破5000万元。

  本报记者 李春林 谢进

  通讯员 李丽君

  第六怪 仙鹤过冬吃外卖

  大山包位于昭通市西部,海拔3000米至3200米,总面积1.92万公顷,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以黑颈鹤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全世界有黑颈鹤8000多只,而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已达1623只。

  黑颈鹤繁殖于西藏、青海、甘肃、川北一带,在藏南、贵州、滇东北等地越冬,以洋芋、蔓菁、青稞等植物性食物为主,也会吃小鱼、泥鳅等动物性食物。高原上气候寒冷,食物不多,加之幼鹤成活率低,所以黑颈鹤数量很少。

  为解决黑颈鹤食物短缺的问题,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大山包除加大湿地恢复建设力度,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建成3750亩马铃薯示范园基地,建成120亩只种不收的马铃薯、蔓菁、荞麦地,供仙鹤自由觅食外。同时管理局和爱心人士每年还储备大量用于人工投食的玉米,为黑颈鹤安全越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本报记者 蔡侯友

责任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