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语《中国·云南》首发版 滇尼旅游合作备受期待

和面、拌馅儿、赶皮儿……6月20日,在昆明参加周边国家旅游官员培训班的4位尼泊尔旅游官员,体验了一堂中国餐饮文化课。“在尼泊尔,饺子也是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中尼两国在自然、人文等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旅游合作潜力很大。”就职于加德满都旅游部门的吉里(Giri)一边有模有样地包着饺子,一边告诉记者:云南省举办的国家间旅游业交流培训活动很有意义,通过语言、文化及旅游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能更好地为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国际游客提供服务。
旅游人才培养,仅仅是云南与尼泊尔旅游交流合作的内容之一。统计显示,赴尼泊尔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逐年增长,2016年全年达10.4万人,中国已成为尼泊尔第二大客源国。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云南省在中尼旅游业共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昆明至加德满都的航班上,除了中国旅行团,还能看到不少不同肤色的游客。”尼泊尔旅游部官员沙阿(Shah)认为,云南区位优势独特,昆明有望成为连接尼泊尔与中国国内甚至世界其他地区的旅游交通枢纽。
记者从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了解到,昆明—加德满都航线自2009年9月开通以来,班期从每周3班增加至每天2班。截至2016年底,共执行1547个班次,运输旅客29万余人。同时,北京、上海、洛杉矶、旧金山、悉尼等国内外大城市的旅客,越来越多地选择由昆明中转至尼泊尔。
“2013年,尼泊尔第二大城市博克拉与昆明缔结成为友好城市,推动了两座高原旅游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博克拉市旅游官员柯伊拉拉(Koirala)说,在2017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她参加了在昆明举行的尼泊尔旅游业投资贸易推介会。会上,来自云南与尼泊尔两地的政府、企业代表,围绕旅游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项目和话题进行交流洽谈。大家一致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和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云南与尼泊尔要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打造更丰富的旅游产品,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以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进中尼人民友谊。
记者:朱海 韩成圆(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