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又一部京味大戏开播 这些影视剧里有没有你解不开的乡愁?

2017-11-24 11:07:20   来源:人民网

  11月22日,又一部京味大剧《生逢灿烂的日子》播出,讲述在1970年代北京胡同里出生的一家四兄弟从小年轻到不惑之年的人生历程。时代变化下小人物的命运,是该剧着力呈现的核心。身兼编剧、艺术总监、主演数职的果靖霖:“我就是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我就是70年代生人,我认为我们这一代是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这部剧,也可以看作是一代人的成长史,到了这个岁月,总会想想以前,斗胆展望一下以后,想着想着,我就想干脆把这些用这种方式记录下来吧。” 该剧原名《北京人在北京》,可以看出无论台词、场景还是人物个性,无不透着浓浓的京味儿。在这部戏里主创将为观众呈现最地道的北京文化,纯真美好又令人唏嘘感叹的年代情怀,浓郁十足的京腔京味勾起无限感慨。

  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

  拍摄地:北京

  主演:张嘉译,果靖霖,刘佩琦,姜武,车晓,徐洁儿,啜妮

  随着70后、80后已逐渐成长为时代的中流砥柱,以这批年轻人的青春回忆为题材的影视剧较受欢迎。而该剧将镜头对准青春岁月更为厚重的70后,他们有信仰、任性、有拼劲,看重邻里亲情、兄弟深情。北京胡同里郭家四兄弟从青年到不惑之年的人生历程,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之中,个性迥异的四兄弟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剧中的四合院以及极具年代特色的服化道, 带入感很强。11月22日,又一部京味大剧《生逢灿烂的日子》播出,讲述在1970年代北京胡同里出生的一家四兄弟从小年轻到不惑之年的人生历程。时代变化下小人物的命运,是该剧着力呈现的核心。身兼编剧、艺术总监、主演数职的果靖霖:“我就是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我就是70年代生人,我认为我们这一代是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这部剧,也可以看作是一代人的成长史,到了这个岁月,总会想想以前,斗胆展望一下以后,想着想着,我就想干脆把这些用这种方式记录下来吧。” 该剧原名《北京人在北京》,可以看出无论台词、场景还是人物个性,无不透着浓浓的京味儿。在这部戏里主创将为观众呈现最地道的北京文化,纯真美好又令人唏嘘感叹的年代情怀,浓郁十足的京腔京味勾起无限感慨。

  

  一片片古瓦,为远古牵线……欢声笑语,在老屋檐缠绵……”李宣章的《四合院》一诗,画出了低矮的院墙,飘来了清新的泥土气息,锁住了温暖的人心。自元朝定都北京起,青砖灰瓦的四合院便成为北京民居的划时代作品。不久前,刘家成导演也透过一方沉静的四合院,管中窥豹,重现了一段时代变革中小人物的悲喜。没有流量小生、没有宣传炒作,一部讲述北京四合院里三十年生活变迁的《情满四合院》火了。对于导演刘家成来说,《情满四合院》是其“京城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同《傻春》和《正阳门下》一样延续了京味人文情怀。时空坐标于二十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北京,古朴的四合院见证了时代变革的一系列故事,如同时代巨浪里的一条船,载着平凡无奇的工农老少,颤颤巍巍地穿过汹涌急流的人生。虽已收官,但依旧让人回味无穷。

  当你悠游四方在外漂泊,即使与家乡渐行渐远,但相同的地缘文化总会血脉相连。这些影视作品中,浓郁的故土味道有你解不开的乡愁,忘不了的根。

  

  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

  拍摄地:广东省广州市

  主演:龚锦堂,黄锦裳,苏志丹,丁玲,郭昶

  这套剧集至今还作为广东电视台的金字招牌,向观众展现了广东市民喜剧色彩的生活,岭南文化和北方文化的冲撞交锋,充满现代大都市生活气息和浓厚的广州地域特色。这部剧的初衷就是要通过市井地道的广州本土文化和外人员所带来的全国各地的文化,在康家这个传统的西关的老屋里,发生的一系列摩擦、碰撞、冲突、融合来反映广州在改革开放大潮,市民街坊生活的种种变化。犹如一幅市井百态图般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各色小人物的各样面孔,从而体现了本土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电视剧《闯关东》

  拍摄地:济南,哈尔滨,丹东

  主演:李幼斌,萨日娜,小宋佳,朱亚文,牛莉,刘向京

  齐鲁大地上的农民们推着小车,挑着担子,用两条腿开拓出一条充满血泪的“闯关东”之路。一个“闯”字,沸腾了他们的生活,也造就了他们的性格。当时光渐渐冲淡这段历史时,一部电视剧《闯关东》,将人们尘封的记忆重新唤醒。史诗级巨制《闯关东》讲述章丘县朱开山一家闯关东的坎坷命运和悲欢离合的故事。通过他们淘金、伐木、放排、采参、当土匪、被卷入战争等充满离奇色彩与巧合的故事,展示了这个普通山东家庭在白山黑水间、在悲怆的命运中倔强扎根,最终成为一个坚韧的大家族的传奇经历。时间跨度从清末一直到918事变,历时近30年。用一个家庭的奋斗史折射出整个“闯关东”的民生状态。作为2008年央视的开年大剧,一经播出便创造了收视奇迹。如今10年过去了,剧中的闯关东精神以及丰富深厚的思想内涵仍让人感怀历史关注现实。剧中穿插的山东方言以及真切的历史再现,令很多亲历过的家庭潸然泪下。

  

  电影《花腰新娘》

  拍摄地: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哨冲镇、个旧市

  主演:张静初,印小天,崔哲铭,何文超

  由章家瑞指导, 张静初、印小天等主演的电影《花腰新娘》讲述敢于打破旧俗的花腰彝族新娘凤美,为了加入新郎阿龙带领的女子舞龙队,引发了一系列冲突与误会的故事。这部电影以石屏北部山区哨冲镇内真实的彝族女子舞龙队为原型,片中12个舞龙的花腰女孩大部分来自云南彝族。故事出自花腰彝族一项古老的结婚风俗“归家”,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突出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叛。在浪漫的故事中编织进民族风情,在歌舞片的样式中展现了美丽的边陲风光和当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群众美好幸福的生活。电影中加入了烟盒舞、海菜腔等彝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活动,张静初的演技在清纯天然与自信之间游刃有余,显示不俗的表现力,印小天的演绎颇能从身上找出几丝云南彝族小伙的亲切。影片丰富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园地,获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