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努力建成”让新唐山扬帆

2016-07-28 08:25:36
来源:新华社

 
 唐山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工人在测试一款消防机器人(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主动对接京津 建设沿海强市

  曹妃甸刚满13岁。

  2003年3月,以通岛公路开工为标志,曹妃甸正式拉开了建设序幕。在10多年的时间里,曹妃甸从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荒岛,变成一个210平方公里的希望之城。

  2014年7月31日,京冀两地签署了《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等7项协议。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曹妃甸作为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区,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目前,曹妃甸已先后投入资金4000多亿元,10大产业园区相继建成,首钢京唐、华电二期、北京曹妃甸职教城、中科飞鸿等一大批项目竣工投产,带动了整个唐山市乃至京津冀的生产力要素向沿海转移,有效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曹妃甸正在创造奇迹!”唐山市曹妃甸区委书记王立彤说。

  为更好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唐山市主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精准推进平台建设,全力将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津冀(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唐山国家高新区、海港开发区打造成综合性承接平台。过去的一年,全市谋划实施亿元以上京津合作项目292项,累计完成投资800亿元。

  在承接京津转移项目的同时,唐山与京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合作也在加强。两年来,唐山所有三级医院年内将与北京名院开展实质性合作,北京市友谊医院、安贞医院、妇产医院与曹妃甸合作办医机构,7月开诊;唐山引进52个京津教育项目,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今年秋季开始招生。到2020年,唐山各阶段教育与京津开展实质性合作学校将达到200所。

  多点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公路上,唐山市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航空上,三女河机场累计开通航线12条;铁路上,实现了1小时进京、半小时抵津。到2020年,将建成京唐城际铁路,与北京实现半小时交通圈。

 

  40年前,地震摧毁了一座城市,但它没有摧毁唐山人民的坚强意志。40年后,760万唐山人民正凝心聚力,以“三个努力建成”目标为统领,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建设“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现代化沿海城市的新征程中昂首向前。

编辑: 李涛
“三个努力建成”让新唐山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