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近期,国际人士和舆论积极评价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效,认为中国经济能够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在稳健的政策支持与蓬勃的创新动力带动下持续发展。
2022-05-31 09:27:36
事实充分证明,“躺平”不可取,“动态清零”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规律,路子走对了,效果很明显。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中国将继续坚持“动态清零”,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这不仅是对本国人民负责,也是对全世界人民负责。
2022-05-31 09:25:32
随着我国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许多在中国乡村工作、生活的外国人,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增强了在中国发展的热情和信心。
2022-05-31 09:21:00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传播速度加快,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外交场合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持续注入中国动力。
2022-05-30 12:20:54
中国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中国将继续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与各国携手解决当前世界经济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面临的问题,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2-05-30 12:19:45
在对中国有着长期观察的外国政党政要和友好人士看来,中国共产党不仅为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也以自身的探索和实践,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而积极努力,与各国分享智慧,向世界传递信心,为全球发展增添动力。
2022-05-30 12:15:33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022-05-30 12:12:17
中美两国拥有巨大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合作共赢才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奉劝美方真正放下抹黑打压中国的执念,放弃围堵遏制中国的图谋,停止破坏中美关系的言行,从中美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出发,做出正确的抉择。
2022-05-30 12:10:58
当今世界,新冠疫情阴霾尚未散去,俄乌冲突硝烟又起,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
2022-05-29 18:02:08
5月27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一名参与者高举标语牌呼吁控枪。27日,美国一些民众在休斯敦举行集会,抗议枪支暴力,呼吁控枪。
2022-05-29 17:58:41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推动本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世界人权事业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突出贡献。
2022-05-27 09:59:46
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齐发声,释放政策利好,包括将“适度超前”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支持数据交易所建设,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等,持续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潜能。
2022-05-27 09:57:27
牢牢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根本要求,把安全贯穿到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长期稳定,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2022-05-27 09:54:27
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青年政治家论坛日前以视频方式举行。来自17个阿拉伯国家的100余位青年政治家参加,就“国家发展和青年责任”“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未来”等主题畅所欲言、深入交流。
2022-05-27 09:52:27
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来之不易,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坚如磐石。那些引狼入室的日本军人与政客妄图“重演甲午战争”就是在做白日梦。他们如不及早回头,必然会将日本再次拖入深渊。
2022-05-27 09:50:30
美国总统拜登访问日本期间,5月23日宣布启动所谓“印度-太平洋繁荣经济框架”(IPEF)。根据白宫网站发布的消息,“印太经济框架”首批成员包括13个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文莱、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2022-05-26 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