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胡伯伯的足迹 中越青年越走越亲
夏日雨后的建水朱家花园里,几拨越南游客在此偶遇,听见熟悉的乡音,来自不同旅行团的游客们彼此亲切地打招呼。参观朱家花园的其中一个越南团,是从南博会会场、昆明胡志明旧居、云南铁路博物馆等一路转场到红河州的媒体记者、网络达人、智库专家,他们也是由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发起的“胡伯伯的云南足迹”主题探访南博行的体验官。
6月22日,行程圆满收官。“游云南·看越南”红色研学线路发布会于昆明同期举行。滇越双方联合发布多条特色红色研学线路:中方推出西双版纳民族风情体验、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之旅、文山生态探秘以及昆明都市印象等线路;越方则诚邀中国游客前往河内巴亭广场、古芝地道、20号决胜路等红色地标,或乘船夜游西贡河,领略越南不同地区的魅力。
研学旅程不仅碰撞出文化交汇的火花,更是中越青年越来越亲的开始。
特别的生日礼物
在春城一隅,昆明胡志明旧居的青砖灰瓦间,中越友人的共同语言从一份敬仰开始。
“今天是我51岁生日,我在网上搜索当地名人故居时,发现胡志明旧居位列其中。”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先生说,以探访红色遗迹的特殊方式为自己庆生,这很有意义。“我知道胡志明主席是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同时代的革命前辈,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怀着共同的理想信念相交相知,携手缔造了中越传统友谊。为了解更多这段中越历史往来,决定到昆明胡志明旧居看看。”
张先生认为,随着赴华旅游的越南游客日益增多,与越南接壤的云南受到很多越南游客青睐。特别是当前红色研学正热,游客们可以探访昆明胡志明旧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品尝一杯南来盛的咖啡……这条红色线路藏着太多动人故事。他还推荐同样在旧居参观的越南友人深入中国腹地,“大家可以去上海、北京、苏州、杭州等地看看,亲身感受当代中国在经济建设与民生改善方面的成就,相信这对促进两国人民携手发展也会有所启发。”
在昆明胡志明旧居隔壁的南来盛咖啡馆,“胡伯伯的云南足迹”主题探访南博行活动越南参访团成员们的夸赞声络绎不绝。“这面包烤得像我以前在河内青春郡吃的那样,面包外皮金黄,内里柔软却嚼劲十足。”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亚太研究院越中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杨文辉说,通过参观昆明的红色研学点位才了解到,胡志明主席曾在南来盛以面包师的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这些史料非常珍贵,我听到后很感动,也希望两国年轻一辈继续把这份美好情谊传承发展下去。”
咖啡馆内,《如愿》的钢琴旋律轻轻流淌,云南大学越南留学生何氏兰芳的演奏为这趟红色研学之旅增添更多惬意与温暖。临走时,大家纷纷在明信片上留言。越南媒体人陈氏海燕写道:“听着胡志明主席在昆明开展革命活动的故事,品尝了熟悉的越南面包,这些实地体验意义非凡,中国朋友们把这些历史遗迹保存得这样完整,一种特别的情感油然而生。我衷心祝愿越中两国和人民间的友谊万古长青。”
教育传承的共鸣
在建水文庙,留学生段登科看着棂星门的牌匾,眼中满是惊喜。“有教无类”4个大字,让他联想到越南儒学大家朱文安“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这些文字像桥梁,让我读懂越中共同的文化基因。”更让段登科感慨的是,在红河州至今仍流传着越南主席胡志明在此停留时的故事。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亚太研究院越中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邓氏翠河博士评价:“孔子主张的仁、礼与朱文安自立思想,共同塑造了两国国民的性格。”从战争中坚持学习的先辈,到如今热衷研习中国文化赴华求学的越南青年,两国的文化传承与交流从未中断。在文庙大成殿,段登科仔细拍摄清朝皇帝御题匾额,计划将这些珍贵影像制成视频,向越南青年展示“斯文在兹”的东方智慧。当细雨飘落飞檐,他想起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建水文庙,正以“太和元气”的包容,倾听着文化交融的新故事。
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何氏兰芳轻抚黄墙,激动地说:“这不就是《战火中的青春》电视剧里王鹤棣饰演的程嘉树住的宿舍吗?”追剧追到现实的她,在西南联大教室模拟场景的“火腿凳”前久久伫立。
杨文辉现场分析揭示了跨越国界的教育韧性:“徒步1600公里的‘长沙临时大学湘黔滇旅行团’,与越南抗法时期在广西越南育才学校求学的越南学子,都是用脚步丈量知识并坚守知识。”抗日战争时期,长沙临时大学的大部分师生为躲避战火经广州、香港乘船到越南海防再经滇越铁路回到昆明。越南抗法战争时期,越南师生曾来到广西越南育才学校学习。杨文辉认为,越中两国对教育的坚持和互助互信是战时最坚实的依靠。
何氏兰芳在闻一多“何妨一下楼”的小屋前感慨万千,当她得知西南联大师生曾在越侨老板经营的南美咖啡馆讨论时局时,终于理解了两国青年对“刚毅坚卓”的追寻,本就是战火中最深刻的共鸣。
胡伯伯的足迹越来越热
在“游云南·看越南”红色研学线路发布会上,有一位云南的老朋友。这两年,她几乎每个季度都在越滇之间出差往返,发掘越南游客喜爱的云南目的地。她是越南顶尖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黄雪。在云南精心踩点后,她发现昆明胡志明旧居、轿子雪山、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等既能引发共鸣又体现两地差异性的地点深受越南游客喜爱。2024年,她的旅行社接待了超过1.7万名越南游客来滇旅游。
6月22日,黄雪又有了新收获——与昆明新风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共同打造滇越两地红色研学线路。
沿着胡伯伯的足迹,今天的越南游客找到了自己的云南心头好。在展销红河州特产的弥勒产业园“红河九红”展馆里,每月有不少越南游客光顾,卤鹌鹑蛋、中越咖啡豆“拼盘”产品随时爆单。在胡伯伯曾经常居的昆明“城市绿心”周围,越南朋友发现了一家越南米粉店。店主韦庚男是一名建筑师,来自中越边境的文山州,从小爱吃粉,便把越南粉带到自己设计的越南风格建筑里。
热气升腾中,大家的话题越来越多。此行,越南之声广播电台的记者在参访途中持续发文评价:“无论外部风雨如何变幻,只要越中两党两国理想信念不变、发展道路不变,我们世代友好的历史就永远不会改变。‘游云南·看越南’红色研学线路的发布,正是越中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及传统友好关系不断深入两国民心,并得到积极传播的有效印证。”
记者 王欢 陈晨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