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云南 赏花正当时
每年春天,昆明捞渔河湿地公园都是花迷们的必打卡地。公园根据郁金香的花色、花期和株高合理配植,确保植株错落有致、花期有序,延长了花展观赏期。 本报记者 蓝灏 郭明鉴 摄
昆明市盘龙区龙泉路上,梅花正盛放,繁花似锦,春意盎然。本报记者 蓝灏 赵荣荣 摄
昆明西山玉兰园内盛放的玉兰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人民网记者 刘怡 摄
昙华寺公园内展出的木瓜花 本报记者 蓝灏 赵荣荣 摄
昙华寺公园展出1000余盆(株)牡丹,吸引不少游客赏花打卡。本报记者 蓝灏 赵荣荣 摄
孟春之月,永德县的山野间,数万棵野生大树杜鹃竞相绽放,星罗棋布般地点缀在密林之中。 本报记者 隋鑫 李春林 通讯员 高娅 摄
2月至3月,国内旅游市场迎来“价格洼地”,春暖花开的季节接棒新一年的出游开端,“不挤不贵”吸引了时间灵活的银发一族,掀起错峰出游热潮。
春日旅游市场
提前进入旺季
本周,随着全国多地气温“火箭式”攀升(单日最高升温超15℃),游客们纷纷提前开启踏青赏花之旅,春日旅游市场提前进入旺季。此时,云岭大地正被绚丽的鲜花装点得如诗如画。
在携程旅行热点推荐中,罗平油菜花竞相绽放,近3个月热度飙升988%;昆明植物园的山茶花盛放,近一周热度上涨22%;昆明郁金香花海也吸引了众多游客,近3个月热度提升30%。同程旅行上线的“春日赏花季”板块中,罗平油菜花同样高居榜首。
去哪儿平台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至3月初,“赏花”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2.2倍。随着游客出游半径不断扩大,全球“追花”游成为今年春季的新潮流。去哪儿平台根据各地花期,盘点了2月下旬至4月国内热门赏花目的地,包括云南罗平、江西婺源、西藏林芝、江苏无锡、湖北武汉、广东广州、四川成都、重庆潼南、福建漳平和新疆伊犁。
在云南,曲靖罗平县的百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而四季如春的昆明更是郁金香、油菜花、山茶花、海棠花遍地盛开,赏花正当时。去哪儿平台上,近一周云南赏花相关搜索的热度持续位居前列。
这个季节也是许多老年人错峰出游的热门时段。“我母亲特别喜欢在天气暖和、非节假日的时候出门,3月、4月正是好时候,花开得正好,人也不多,拍照赏花都很舒服。”唐女士最近正在为母亲咨询老年人旅行团,主要考虑云南省内赏花线路,放慢节奏以提升旅行体验。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分析指出:“赏花是旅游线路中的重要环节,但除了赏花,游客更注重旅行的丰富性和附加值。这也对今年春季的目的地和景区提出了新的要求。”
3月份不贵不挤
错峰出游正当时
错峰出游热度持续攀升,而旅游价格却持续走低。
在去哪儿平台上,北京飞往海口、昆明、福州、三亚等南方城市的机票价格普遍在300元至600元之间(不含机建燃油费用)。不仅北京如此,从天津、石家庄、济南、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武汉、长沙等多地出发,也有大量300元至500元的航线机票在售,覆盖了云南、海南、福建、广东等多个气候宜人的目的地。
截至2月27日的预订数据显示,银发族更倾向于自由行,秉持“哪儿便宜就去哪儿”的原则。云南省内深度游、川渝深度游、粤港澳大湾区以及福建—厦门—泉州一线成为银发一族的热门选择。此外,上海、成都、广州、昆明、深圳、北京、重庆、海口、三亚、杭州等城市也备受青睐。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表示:“元宵节后,旅游市场进入一个较长的淡季,这一趋势将持续到下一个假期。整个3月不仅出行价格实惠,游客也相对较少,非常适合大学生、银发族和年假党错峰出游。这一时期往往会有一些小城市意外‘出圈’,例如2023年的淄博和2024年的天水。目的地和景区如果在淡季做好服务、积累口碑,旺季时自然会收获更多回报。”
年轻群体出游
更青睐非遗体验
与老年人偏爱自由行不同,在首个“非遗春节”后,年轻群体更倾向于体验本地特色的深度旅游,推动“非遗体验”旅游热潮持续升温。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自2月5日以来,“非遗体验”相关搜索量同比上涨295%。潮州、汕头、泉州、揭阳、福州、大理、上饶、自贡、黄山等城市成为“非遗体验”小团游的热门目的地,其中“00后”是主要客群。
云南大理作为传统热门旅游目的地,凭借“非遗体验”为年轻游客提供了新的选择理由。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去大理学扎染”成为2025年非遗热门玩法。自2月5日以来,“扎染体验”搜索量同比上涨408%,其中25岁至30岁用户的搜索热度最高。此外,“大理非遗美食”也成为热搜关键词。“过去游客喜欢购买纪念品,而现在流行深度旅游,游客自己就是创作者。”当地一家扎染商家表示。
记者注意到,美团等平台已上线“非遗小团游”旅游产品,包括潮汕英歌舞游、泉州簪花游、自贡赏灯游、大理扎染游、上饶打铁花游等跟团线路,主要以10人及以下的小团服务为主。美团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年轻人更偏爱体验本地特色的深度旅游,自首个“非遗春节”后,“非遗体验游”将成为2025年旅游关键词。美团旅行将持续围绕“非遗体验”,为用户提供本地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保障,助力2025年非遗旅游目的地在线上线下实现消费热潮。
记者 孙江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