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李锋:进博会为何能越办越好?

By 云桥网 | 2025-11-10 17:38:37

李锋

外交学院副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

【编者按】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这是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举办的首场重要经济外交活动。

  8年进博,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世界为何需要进博会?

  带着这些问题,本期我们邀请中国外交学院专家,以及南亚国家学者和媒体人分享他们的观察。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

  进博会的举办再次传递了这样的信号,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展现一种姿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

  当前国际上一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行为,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扰乱世界经济运行,但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合作与互利共赢,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

  进博会是世界经济通向中国经济的入海口,也是中国联结世界的重要桥梁,今年进博会的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进博会越来越有吸引力,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中国积极拓展国际循环,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动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进博会进一步释放了中国公平公正、开放包容和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虽国际格局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但中国开放的决心始终如一。

 

  擦亮一个关键词创新

  进博会不仅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我们从绿色环保和科技创新领域来看——

  从2020年的节能环保专区,到2021年的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再到如今企业自发设立的可持续采购专区,都顺应了绿色贸易的发展趋势。

  今年进博会还呈现出科技新亮点,461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集中亮相,进博会平台更积极助力科技共享和数字贸易。放眼世界,贸易互联的重要性从未改变,进博会的创新性贡献持续展现。

 

  拉紧一条纽带贸易

  进博会是一个窗口,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营商环境和市场潜力,以贸易为纽带,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到中国并扎根发展。

  进博会有很多“八届全勤”企业,包括大众、强生、雀巢、西门子、欧莱雅、正大等各行各业的知名企业。

  随着“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持续释放,中国超大市场、完善产业配套和成熟营商环境的优势越来越凸显。

  大量在华跨国企业持续深耕本土化战略,有助于在产品、产业和宏观层面深化贸易投资一体化。

  贸易和投资的互动关系由来已久,而进博会的平台更加有助于中国和全球跨国公司的双赢发展。

 

  搭建一个平台互惠

  以进口贸易为主题,进博会本身就是落实贸易畅通的重要举措。

  进博会为什么能越办越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坚持“与天下同利”。

  从第一届开始,进博会一直积极为最不发达国家参展提供便利。8年时间,越来越多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产品通过进博会进入中国市场。

  本届进博会为来自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展商提供优惠政策支持,扩容非洲产品专区,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

  虹桥论坛也首次围绕“增强全球南方经济韧性”和“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展开研讨,汇聚全球智慧,探讨以人为本,促进普惠包容。

  进博会是一个生动的案例,它更好地说明,中国与相关国家正持续地推动包容互惠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策划:韩成圆 张若谷 祖红兵

  图片:新华社

  文字编辑:韩成圆

  排版:郭小榕

外交学院李锋:进博会为何能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