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美,一读难忘

来源: 云南日报 | 2024-12-12 10:56:38

  为展现中国人文之美,中国日报推出“璀璨非遗”系列版面,把非遗传承、人物故事和时代背景紧密结合,通过生动的内容与诗意的设计,展现中国审美的气韵和艺术感染力。此外,创新性推出八联版报纸形态,让读者在一气呵成的阅读中感受到视觉冲击和强烈的“悦”读体验。未来,中国日报将不断创新,丰富新闻内容、突破视觉呈现,架起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中国日报社视觉中心设计副总监田驰

  早在西方人抵达亚洲之前的1000多年时间里,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推动历史车轮的友好交往。作为长期关注并报道澜湄流域文化、生态和社会发展的记者,我们不仅讲中国的发展故事,也向世界介绍流域各国的规划与发展。希望以南亚东南亚媒体联盟为平台,共同以亚洲视角和亚洲智慧,用新闻的力量,讲述更多相亲相近相遇相知相交的故事。

  ——新华社国际部编委、高级编辑凌朔

  《金凤凰》是缅甸唯一合法出版的中文报纸。我们在坚持真实、客观、公正报道的同时,把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缅甸的风土人情融合在一起,让故事贴近缅甸读者的生活。我们与多所缅中高校合作,以学生的视角讲述缅中文化交流的故事;与缅中出版社合作,在缅甸出版了一系列讲述缅中友谊的书籍;搭建全缅语媒体平台、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进缅中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成为两国之间坚固而有温度的桥梁。

  ——缅甸《金凤凰》中文报社总经理梁艳华

  今年,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与老挝国家电视台共同策划、摄制的老挝第一个手语视听资讯节目在老挝首播,改善了老挝听障人士获取新闻的途径。节目于每周一至周六当地时间18∶30至19∶45在老挝国家电视台播出,播出的老中合作、文化交流互鉴、文旅推荐等内容,加深了老挝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手语视听资讯节目有助于听障人士及时了解时事热点,也使他们能够体会老挝的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度。

  ——老挝国家电视台英语部副主任坎迪·本加棱

  “演艺大世界”是以上海人民广场为核心的演艺聚集区,于2018年正式定名,这里不仅上演世界经典名作,还有《只此青绿》等原创佳作轮番呈现,成为中外戏剧合作交流的最佳呈现地之一。“演艺大世界”每年举办国际性节展活动,吸引了一批全球首演、首发作品,推动文化艺术与商业、旅游深度融合,使之成为市民生活中的重要空间。“演艺大世界”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迎接更多优秀作品交流互鉴,欢迎各界朋友前来体验不一样的演艺生活。

  ——上海市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玉峰

  媒体合作的力量可以弥合文化间的差异,促进泰中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过去一年里,我们与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交换了各种形式的内容产品,并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以深化合作。许多优质的报道展示了云南以及中国其他省份丰富的文化、习俗。这些内容通过电视、广播和社交媒体平台传递给泰国观众,激发了他们对中国的好奇和向往。希望未来双方共同努力,促进更加互联互通世界的构建。

  ——泰国MCOT公共有限公司泰国通讯社国际新闻部代理总监瓦查琳

  我自6岁起学习章哈、傣文读写和傣族典故与历史传说,踏上了非遗传承之路。一路走来,我发行了章哈演唱专辑、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成立章哈传习所、发起章哈演唱大赛,也积极融入新时代,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推广章哈文化。我还将非遗章哈与茶文化紧密结合,创作了傣族章哈茶歌,将章哈融入茶艺表演,讲述西双版纳普洱茶的故事。未来,希望能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乡村旅游与茶产业有机融合,让非遗在产业发展的浪潮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云南省级民间文学非遗传承人玉叫

  记者 李玲 王韵雅 整理(云南日报)

非遗之美,一读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