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观察——聚朋友 享机遇 创未来

By 云南日报   |    2024-07-08 15:10:24

 

顾客挑选坚果。

  6月26日至30日,以“丝路新机遇、亚欧新活力”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行。7月2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本届博览会签订经贸合作项目395个,总金额6155.52亿元,累计入场24.88万人次。

  此次博览会共吸引了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1900多家企业参展,是参展、参会企业及客商最多,展会成果最丰硕,近年来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一届盛会。新老朋友齐聚,共享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成为各国展商的共识,也是展会一以贯之的亮点和主旋律。

  老朋友遇新商机

  6月下旬的新疆,艳阳高照。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内摩肩接踵,吉尔吉斯斯坦展厅前更是人潮不断。

  “巴旦木一斤多少钱?”“哪一种葡萄干更好吃?”“为什么这个核桃是红色的?”人们争相品尝特色食品,并好奇地提出各种问题。

  展厅负责人谢尔盖一边回答顾客的疑问,一边笑着告诉记者,他已来新疆参展多次。吉尔吉斯斯坦与新疆毗邻,两地的气候环境、文化风俗十分相近。因此,新疆人对于吉尔吉斯斯坦的产品接受度高。今年博览会期间,他和同事带来了多个特色坚果、干果品种,广受欢迎。此外,吉尔吉斯斯坦特色的服饰和手工艺品,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

  “最让我意外的是,展会前两天,我们就收到了多笔蜂蜜采购订单。”面对滚滚而来的商机,谢尔盖笑得格外开心。

  “你听,这声音悠远、辽阔,能让人立即平静下来。”随着“叮”的一声响,展馆另一边,尼泊尔人尼帕向顾客介绍起多款大小、样式不同的颂钵。

  和谢尔盖一样,尼帕也是中国—亚欧博览会的老朋友,已经参加过3次展会。看着络绎不绝的客人,他表示,随着参展次数增加,新疆消费者对尼泊尔商品的了解程度越来越深。“颂钵、熏香、羊绒围巾都是我们的明星产品。”他自豪地说。

  拓圈子迎新朋友

  今年博览会上,除了已参会多年的中亚、南亚展商,还多了不少远道而来的新面孔。他们为展会注入新血液、新活力。

  来自加纳的科菲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博览会,他带来的乳木果油、可可油、芦荟胶、黑香皂、草编扇子、草编篮子等商品,特色鲜明、包装精致,吸引了不少顾客询问、购买。

  每当有顾客围上来,科菲便会拿起手边的非洲鼓即兴表演一段,让现场充满欢声笑语。他表示,自己很喜欢新疆,未来希望通过展会,把更多加纳特色商品介绍到中国各地。

  与科菲一样,塞浦路斯小伙潘思凯也因为展会喜欢上了新疆。“我常听朋友提到中国—亚欧博览会,但之前一直没有机会来参加,我觉得很遗憾。”他用流利的中文说。

  此次,塞浦路斯重点推荐葡萄酒、果汁、咖啡等特色食品,希望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也期待与更多企业相互交流,拓展合作机会。“我知道,云南的咖啡、茶叶、水果、鲜花等特色农产品行销全球,广受欢迎。未来,我们希望与云南企业深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潘思凯说。

  东南亚成新亮点

  近几届展会,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特色商品和文化展示,逐渐成为现场展商和消费者关注的新亮点,展厅前总是热闹非凡。

  马来西亚展厅的微缩手工艺品吸引了不少观众。这些作品复刻了当地水果摊、过新年、做传统游戏等多种场景。手艺人黎佩珊介绍,她从2019年开始自学微缩手工艺品制作,很快喜欢上了这项技艺,作品也受到许多人青睐。

  “中国—亚欧博览会不仅是一个商品、技术交流的现场,也是重要的文化展示与互鉴窗口。传统马来乐器表演、特色马来服饰展示、微缩马来西亚美食模型等,总能吸引各国朋友驻足欣赏。”她说。

  越南展厅也是人声鼎沸。今年,越南咖啡、榴莲饼、腰果、沉香等特色商品集体亮相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沉香展商阿颜说,她是第一次来新疆参展,能把越南的特产展示、介绍给更多朋友,是件幸福的事。她还表示,展会上聚集了各国最具代表性的商品,包括大批高科技产品,对于展商来说,也是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发展的好机会。

  谈起对新疆的印象,阿颜对食物尤其感兴趣。她说,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国际大巴扎里的馕包肉滋味独特,烤羊肉名不虚传。

  第8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8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将在昆明举行。“感受过新疆的热情,我更期待与好客的云南朋友见面了。”阿颜兴奋地说。

  记者 王靖中 李玲 文/图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观察——聚朋友 享机遇 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