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凸显
中老铁路通车两年来,“黄金线路”效应日益显现。今年1至11月,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监管验放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货运量达373.22万吨,同比增长98.7%。
“有入境火车请注意,有入境火车请注意。”勐腊海关视频监控室内,随着对讲机里传来作业提示,一列满载着老挝香蕉,泰国榴莲、山竹等20多个集装箱的水果冷链专列通过中老友谊隧道到达磨憨站。
“中老铁路让水果运输有了新的方式,运输时间从原来的5至7天缩短至3天,既保证了水果的新鲜度,又降低了我们的运营成本。”西双版纳东鸣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常明说。
中老铁路通车两年来,磨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粮食、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相继建成验收,口岸进口货物品类进一步增加,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务丰富了口岸功能。“我们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应用‘科技+信息化’赋能智能监管,加强与铁路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磨憨铁路口岸配备了先进的铁路集装箱检查设备(H986),单列列车扫描仅需1至2分钟,叠加‘雷达感应式’喷淋消毒、辐射探测门等高科技监管设备的应用,确保精准查验、快速放行。”勐腊海关铁路口岸监管科科长耿建强说。
海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杨岩在昆明从事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工作已经11年了,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该公司抢抓机遇,把中老铁路作为业务重点之一。两年来,公司报关单已超过1.3万票,商品涵盖了纺织品、电子产品、机械设备、蔬菜、新能源汽车等。杨岩说:“去年5月‘铁路快通’模式实行后,我们只需一次申报,出口蔬菜就能搭乘‘澜湄快线’冷链货运专列24小时以内到达老挝万象,确保新鲜上市。”
“我们量身定制了13项通关便利措施,积极推进企业自主选择申报地(全国通关一体化)、‘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铁路快通’”等业务模式改革,提升铁路进出口通关便利化水平。”昆明海关所属滇中海关监管二科科长曲伟介绍,昆明海关与重庆、成都等海关建立中欧班列一体化通关协作机制,推动中老铁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加速衔接。
货畅其流,人畅其行。每天中午,“复兴号”列车和“澜沧号”列车都会在磨憨站相遇,在磨憨站国际旅客联检大厅,拎着大包小包的旅客快速有序地通过海关卫生检疫区和行李物品查验区。“这里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通关速度也很快。”正在候车厅等待上车的李先生高兴地说。
勐腊海关铁路旅检专班负责人杨方说,为保障出境旅客顺畅通关,勐腊海关推进各项配套服务措施,推动口岸通关智能化改造。“我们通过智慧卫生检疫闸机、海关健康自助申报终端、行李物品CT智能审图和人体毫米波等智能化设备运用,便利旅客自助申报及行李物品快捷查验,保障旅客高效顺利通关。同时,我们成立了海关志愿服务队,印制通关知识宣传册,制作完善指引标识牌,持续做好旅客咨询和通关服务。”
目前,中老铁路通车已形成对内联通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外辐射至老挝、泰国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运输网,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从日均2列增至日均14列,货物品种拓展至2700余种。今年4月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目前已有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9.5万名旅客通过磨憨铁路口岸进出境,“铁路+旅游”模式串起了中国国内和老挝的多个热门旅游地。
记者 刘子语 (昆明海关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