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情·一家亲 | 泰文《湄公河》杂志读者见面活动举办——为中泰一家亲凝聚更多力量
11月28日,在“一江情·一家亲”中泰人文交流活动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走进泰国国际交流活动中,泰文《湄公河》杂志在泰国曼谷举办了别开生面的读者见面活动,邀请中泰各界读者共同分享他们与《湄公河》杂志 的“中泰一家亲”故事。
新老朋友相聚,气氛格外热络。 “我最喜欢杂志中的‘Hi,中国人’栏目,其中关于中国青年的故事激励着 我们,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谈及最 喜爱的栏目,云南师范大学泰语专业 学生宣瑞淑如数家珍。而泰国高校线 上文旅宣传媒介制作培训项目负责人 韩冰则认为,《湄公河》杂志让他更好 地了解中国,了解中泰乃至中国与东 南亚各国的友好关系。
2009 年,来自泰国的钟宝芬在云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便加入《湄公河》杂志翻译团队“。那时,每月与谢远章等两名中国资深泰语教授的合作令我受益匪浅,他们非常尊重年轻人的意见,也能给我许多独到的见解。”钟宝芬感慨过往,也期待未来,“相信新鲜血液的注入,能让《湄公河》杂志为 ‘中泰一家亲’凝聚更多青春力量”。
云南师范大学泰语教师段召阳则把对《湄公河》杂志的感情形容为“初恋”“。担任《湄公河》杂志的泰语编辑,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段召阳说,她见证了《湄公河》杂志从一本纸质书籍发展到如今拥有电子期刊、有声读物、短视频、播客的全媒体刊物,为增进中泰文化交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泰语教师和泰语学习者,我将为中泰友谊的交流和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从2002 年创刊至今,《湄公河》杂志已走过21 年,越来越多的读者走近《湄公河》,成为《湄公河》最亲密的朋友。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泰国研究所所长余海秋是《湄公河》杂志的铁杆读者,如今又有了新身份——《湄公河》杂志的撰稿人,从中国学者的角度为读者讲述中泰友好事业的发展与变化。
11 月28 日,《湄公河》杂志泰国代表处挂牌。泰中促进教育中心负责人刘文丰将携手《湄公河》杂志,共同搭建中泰交流的桥梁……
大家聊着《湄公河》杂志承载的友谊故事,也期待中泰友好事业不断进步,畅想《湄公河》杂志为中泰团结合作、互利共赢注入更多动力。“希望未来滇泰鲜花的频繁往来能为区域人民的生活增添色彩,品类多样的果蔬能丰富中泰两国人民的餐桌,而我们也能越走越近、越走越亲。”余海秋说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泰文《湄公河》杂志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编辑出版。
记者 舒文 蔡梦(云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