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中国—东盟旅游合作新动力
——2023中国—东盟旅游投资研讨会侧记

2023-11-19 10:40:14
来源:云南日报

  中国东盟关系已进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双方旅游合作持续深化,有力带动区域经济,促进民心相通。

  11月18日,2023中国—东盟旅游投资研讨会在昆明举行,各国与会嘉宾围绕“绿色投资,推动旅游业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展开交流,共话旅游新趋势,培育中国—东盟旅游合作新动力。

  旅游投资驱动区域发展

  “旅游投资是东盟地区旅游业复苏和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说,东盟和中国互为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合作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盟国家正采取措施努力吸引外国游客,这些措施的效果逐渐显现,将为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注入力量。

  东盟秘书处旅游部门高级官员阿蒂亚介绍,东盟秘书处联合区域各国共同制定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框架,同时鼓励各国结合各自情况制定旅游规划,加快改革,创新合作方式,倡导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共促区域旅游行业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中柬建交65周年,柬埔寨旅游部旅游投资司副司长陈索池看好柬中旅游合作的带动作用。他说,柬埔寨通过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民众收入提高,还促进了当地酒店、餐厅、交通等相关行业增长。为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柬埔寨国家政府和各省出台了相关法律、政策、投资负面清单和投融资机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陈索池说:“希望通过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吸引各国朋友关注柬埔寨、了解柬埔寨、投资柬埔寨旅游。”

  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副秘书长雅思闵同样谈到了旅交会的平台作用。雅思闵说,马来西亚重视绿色发展,致力于加强与区域内国家的旅游交流合作。在此次旅交会上,看到了云南省为区域旅游复苏和发展所做的努力和发挥的积极作用。“旅交会就像一座互联互通的桥梁,让区域国家旅游行业代表共聚一堂,为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绿色投资、旅游业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智慧和力量。”

  在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谢洪忠看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旅游产品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旅游合作释放出巨大潜力。未来,中国与东盟应继续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投资便利化,推进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同时,深化旅游安全、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合作。

  绿色可持续提升旅游幸福感

  研讨会上,多位与会嘉宾谈到,随着市场需求变化,本区域旅游业需要进一步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转型,以更可持续的旅游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高级经理蔡昀珍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教育与环境保护对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泰国可持续旅游特区发展管理局战略管理办公室主任万薇帕·帕努玛说,近年来,泰国着力绿色发展,将新技术和新成果运用到旅游行业发展中来。“菲律宾的众多岛屿不仅为当地人民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和宝贵的资源,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菲律宾国家旅游局上海代表处旅游领事雷亚司介绍,菲律宾推行岛屿“康复计划”,倡导节能、绿色和可持续的旅游业。越南国家旅游局国际事务司司长杜克热情发出邀请:越南旅游业正持续复苏,生态旅游、城市徒步、人文风情是越南极具投资潜力的旅游项目和领域。

  当前,云南省正加快边境旅游、跨境旅游发展步伐,东盟国家与会代表期待在旅游项目建设、市场开拓、品牌创建等方面与云南找到更多契合点。

  缅甸饭店和旅游部部长德德凯说,缅滇双方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人文交流、旅游投资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希望通过此次旅交会平台,展示和推介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和项目产品。

  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计划与国际合作司双多边处副处长塞萨蒙·信班迪说,近年来老挝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明显,尤其是中老铁路通车让昆明到万象不再遥远,也让老挝与其他东盟国家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老挝积极开发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特色产品,制定投资促进政策。明年,老挝将举办老挝旅游年活动,欢迎各国企业到老挝投资。

  云南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兴毅则结合《吴哥的微笑》和中柬文化创意园建设的经验进行分享。他认为,创意文化投资不仅要“走出去”,还要“扎进去、融进去”。企业要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与当地合作伙伴实现有效合作;同时,通过本土化的人才培养助力项目成长,回馈当地。

  记者 刘子语 沈燕 (云南日报)

编辑: 李玲
培育中国—东盟旅游合作新动力
——2023中国—东盟旅游投资研讨会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