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云南做记者”国际青年营主题讲座在昆明举行
活动现场(郭瑶/摄)
11月15日,“我在云南做记者”国际青年营主题讲座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举行。
主题讲座是“国际青年来访项目”的学术部分。该项目为期10天,来自南亚东南亚8个国家的20位传媒类专业研究生和青年媒体从业者组成国际青年营(以下简称“青年营”),参加国际传播、纪录片拍摄制作等主题讲座,并在昆明市及周边、建水县等地开展调研,深度体验云南的风土人情。
主题讲座现场,青年营成员观看了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出品的视频报道,缅籍专家龙威和英语编辑记者王靖中就其从业经历、工作经验、心得体会做了分享。
进入传媒行业之前,龙威曾在中缅外交和文化交流活动中多次承担主持和翻译工作,也运营自媒体。今年,龙威正式成为云南日报的外籍记者。作为出镜主持人,他通过短视频深入浅出地向海内外受众介绍云南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情况和特色。“语言隔阂是跨文化交流中的重难点,媒体需要基于各国社会环境、文化差异,对事件进行解读,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龙威说,“很开心能够站在最前线,及时传递新闻热点,并从不同角度讲述缅中交流合作的故事。”
活动现场(郭瑶/摄)
王靖中分享了其参加杭州亚运会等活动报道的幕后故事。他认为,视频串联起不同故事主题和受众群体,传播变得更加简单,同时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复合技能、团队协作精神、灵活应变能力的必要性越发凸显。“希望各位能找到兴趣点,享受报道过程。”王靖中说。
青年营成员对内容策划、技术创新、媒体矩阵搭建等方面颇感兴趣。Thinzar Lwin是缅甸国家管理学院新闻系的一位讲师,现场播放的视频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分享很生动,让我对视频创作有了更多感性认识。我会总结梳理此趟行程的收获,把所学所见带回缅甸的课堂。” 孟加拉国南北大学新闻学本科生Noor Mohammad备受鼓舞。他说:“我平时也拍摄剪辑,这次能与业界人士现场交流,机会难得。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会从旅游视角拍摄建水人文,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构思了。”
活动现场(郭瑶/摄)
“南亚东南亚国际青年来访项目:‘一带一路’的朋友 理解云南” 是云南省商务厅2023年对外援助的文化交流项目。本届国际青年营由云南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马尼拉雅典耀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主办,旨在推动青年交流,搭建友谊桥梁。国际营成员将在专业人员和学术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采访拍摄,学习纪录片制作技巧。作品将公开展映,并于国内外媒体平台发布。
记者 郭瑶(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