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赋能 沪滇开放合作“1+1>2”

2023-11-09 08:23:06
来源:云南日报

  11月7日,中老铁路沿线云南开放型园区(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恳谈会在上海举行。

  长期以来,沪滇两地立足云南所需、上海所能,不断深化产业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开放型园区是重要的舞台。沪滇合力,以园区为载体,完成一道“1+1>2”的加法,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我们和云南一起探索了不少新的产业合作模式,这些模式给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多思路”,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顾嗣鸣介绍,“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制造”“上海市场+云南产品”“上海总部+云南基地”等一系列跨区域的产业布局发展模式让两地“双向赋能”,携手发展。

  2022年,沪滇东西协作标志性项目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开工建设,如今园区建筑已经封顶,20余家知名企业确认入驻意向。未来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以数字经济为引领,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生命健康、检验检测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群集聚、高效协同、链式发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金桥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周爱清非常熟悉云南,一年之间要多次前往云南对接合作。“今年我们与昆明综保区以及曲靖经开区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8月,我们还组织企业到云南考察,很多企业对云南都有投资兴趣。”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汽车、农产品等行业链主企业对云南的营商环境、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进行了深入了解,希望与云南开展合作。

  恳谈会现场,沪滇之间合作的一项新成果,频频被多位企业家提及,这就是“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

  这趟云南省、上海市及沿线兄弟省市共同商定开行的国际货运班列,依托“中老铁路+沪昆铁路”,持续放大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

  云南洲际班列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建烈说,“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的开行,极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也让上海、云南、东南亚国家的产业联动互补更紧密。“参与恳谈会,我们也积极与中老铁路沿线各地围绕发运政策、园区建设、运营情况以及拓展合作领域洽谈交流。”

  在我国各类开放型平台中,自贸试验区是引领高水平开放的前沿。今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今年,也是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挂牌4周年。

  2013年9月,我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设立。站在开放前沿,谋划开放布局,参与恳谈会的嘉宾们期待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制度型开放、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为合作继续打开广阔天地。

  昆明奥斯迪国际贸易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方远说,近年来,企业依托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打造国际贸易企业聚集园区,搭建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从传统服装企业向“服装+贸易”的转变。

  方远认为,东西部协作,中老铁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政策红利,叠加自贸试验区通关、金融、物流等方面政策的创新,将为企业带来新机遇。“我们也在积极推进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为中小微企业‘走出去’服务,期待能与上海自贸试验区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记者 刘子语 韩成圆(云南日报)

编辑: 李涛
园区赋能 沪滇开放合作“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