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选手走进大理——青春邂逅非遗 传统焕发活力

2023-10-26 16:53:33
来源:云南日报

学习手工抄纸

  10月22日到23日,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选手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之旅。通过体验白族三道茶、扎染、瓦猫等多项非遗,五洲青年领略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非凡魅力,感受了中国现代美丽乡村的浪漫与活力。

  一苦、二甜、三回味,白族三道茶是白族群众礼待宾客的一种传统习俗,这一茶俗让“汉语桥”选手们感受到白族群众的热情好客。“我最喜欢喝甜茶,‘先苦后甜’的寓意很棒。”智利赛区的伊秋扬是一位茶叶爱好者,她表示:“智利的茶一般是茶包,而中国的茶品类更多,喝茶的过程也更有仪式感。”摩尔多瓦赛区的李琪悦则更喜欢苦茶,她说:“我很喜欢中国的茶,它们历史悠久,我想要了解它。我准备买一些茶叶带回家,送给我的家人。”

  青出于蓝,布里生花。蓝白相间的扎染,蕴藏着苍山洱海的钟灵毓秀与白族人民的勤劳智慧。来自毛里求斯赛区的黄依雯得知自己要体验扎染后,就在网上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1小时的现场体验给了她很多惊喜——无法复制的纹理、静谧优雅的色彩、回归自然的拙趣,让她感受到了中国非遗的魅力。“用植物染出的蓝色太特别了,每一块布的图案也独一无二,我要把我今天的作品做成一个头巾,它一定很美。”黄依雯说。

  捏泥巴、搓泥球、拉泥条、捏泥片,在屋翎房瓦上守望千年的镇宅神兽“瓦猫”,今天“走”下房顶,成为各国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化的媒介。在聆听老师的讲解后,来自俄罗斯赛区的达莉娅说:“这是一种吉祥的神兽,能够抵挡灾祸。我想把它带回国,送给我的朋友,为他们带去平安和好运。”

  来自哥斯达黎加赛区的江近月在喜洲古镇体验到了古法造纸的神奇。历经撕料、捶浆、调浆、造纸、晾纸等多个环节,一张充满大理浪漫气息的花草纸从江近月手中诞生。“中国的造纸术是一项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但今天我学习到的造纸技术与我想象的很不一样,加入花瓣的纸太美了,大理将造纸变成了一种艺术!”

  “甲马是一种马吗?”“甲马只是一种用来观赏的工艺品吗?”“甲马上的图案有什么寓意?”在甲马工艺的体验现场,各国选手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古往今来沉淀在甲马纸上的600多种图案,是白族人民想象力的结晶,通过着墨拓印寄寓着美好的愿望。

  记者 段苏航(云南日报)

编辑: 李涛
“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选手走进大理——青春邂逅非遗 传统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