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大理,感受一场摄影与艺术的盛宴
9月1日,以“生活在别处——影像时代 爱在大理”为主题的2023第十届大理国际影会在大理古城垒翠园开幕,本届影会由云南省文联、中共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主办,活动将持续至9月5日。
开幕式现场 记者 朱东然 摄
本届大理影会共举办国内、国际摄影展近800个,展出10000余幅优秀摄影作品,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云南等国内众多摄影师,以及新加坡、英国、韩国、芬兰等国际摄影机构参加。
活动伊始,各个展区前就聚集了摄影爱好者,从展区的照片、音乐、灯光氛围中理解和感受摄影师表达的思想和内涵。
《海岛拾荒》展区 记者 朱东然 摄
在《海岛拾荒》展区,200多只从海洋中打捞出来的破烂拖鞋整齐地放在地上,摄影师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呼唤市民加强对海洋保护的认识。在《从秩序到崇高》展区,摄影师展示了中国“世界工厂”东莞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时代向智能化时代转变的一个个重要节点。《钢铁肌理的时光烙印》展则用最平实的镜头,把观众带进当地热电厂等工业遗迹中,在回忆的同时也对老一代工业人肃然起敬。《山在那里》展则让观众在作品中的雄伟山峦里,不经意展开了内心对话,提升了观众对大自然的敬畏。
“大理国际影会就像摄影人的一个家庭大聚会,他们带来了自己优秀的作品,并真诚地在一起来进行交流,这里是一个让摄影人追寻梦想、谈论梦想的地方。”《对话》展区的策展人杨书娟对记者说。
展会现场 记者 朱东然 摄
大理古城、巍山古城、剑川古城,是海内外旅游爱好者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是摄影创作的天堂。据了解,影会期间还将组织“大美云南—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之美”摄影大赛,来自全国17个城市的30名专业摄影师将与大理的30名摄影师,用镜头挖掘三座历史文化名城之美。
第十届大理国际影会艺术总监鲍利辉说:“我们希望通过大理国际影会这么一个盛大的影会,把大理推向中国,推向世界,吸引更多的人‘去有风的地方’,体验‘另一种生活’的大理。”
《抵达》展区 记者 朱东然 摄
据悉,从2009年至今,大理国际影会已累计举办展览5000余个,展出作品超10万幅,开展多边文化交流国家30多个,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节庆品牌之一。
声音
独立策展人释藤:
在这次大理影会上,我们带来的是关于女性的题材展--《抵达》,这是十位女性摄影师拍摄的关于女性生活压力的题材。通过她们的镜头,我们想向社会传达女性在怀孕、职场等不同阶段面临的压力。这是我们第一次展出这个题材,也是本届大理国际影展唯一的关于女性的题材,以此想呼唤社会对女性更多的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教研室教授姚璐:
今年我作为评委再次参加了大理国际影会。我感觉今年的影会和以往有了许多不同,一是展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参展的优秀艺术家和摄影师也越来越多,这说明大理影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第二是作品的表达方式更新颖了,除了传统的图片,还出现了Ai作品、多媒体作品等,让人们看到了摄影发展的新方向,打开了大家创作的思路。
法国sipa图片社董事会主席靳宏伟:
在本届影会上,我们推出的是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的《塞尚·四季》,这是第一次把该艺术展引入云南,为观众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光、电、故事等结合起来的沉浸式艺术展。这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新兴艺术,将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学院摄影工作室主任 敖国兴:
经过十年发展,大理影会已经成为了中外摄影师交流的重要舞台。最重要的是,大理影会为年轻的摄影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研习机会,也激起了年轻摄影师们的创作欲望和激情。可以这样说,大理国际影会为中国摄影艺术培养了优秀的后备人才。
记者 朱东然 秦蒙琳 李丽 段苏航 张明磊 陈飞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