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9月2日至4日在昆明举办
8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昆明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将于9月2日至4日在昆明举办,这是云南首次承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本次活动以“区域协调,开放发展,共赢未来”为主题,致力发挥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要平台作用,深化区域合作,结合云南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着眼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促进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助力云南产业强省建设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筹备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了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组织委员会,结合云南实际设计安排了“1+7+2”系列活动,主要分为综合活动1场、专题活动7个主题18场、延伸活动2场。综合活动主要是围绕活动主旨安排的主题性、展示性活动,贵宾及重点客商集中出席,包括举办集体会见、开幕式暨签约仪式、产业推介、主旨演讲等环节。专题活动锚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目标,以产学研合作对接、制造业单项冠军及优质企业对接、信息产业对接、绿色轻金属材料产业对接、能源电子产业为主题,组织开展18个专题活动。延伸活动开展院士云南行、企业家云南深度行活动。院士云南行将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专家,围绕打造新能源、绿色铝硅、生物制品、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到州市开展实地考察交流和现场指导,促进院地、院企对接。企业家深度行由各州市政府组织,结合各地产业发展特点开展务实对接,延伸活动成果,力求走深走实。
活动安排上突出特色。突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针对性谋划筹备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着力提升云南产业辐射力和带动力。突出云南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聚焦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和落实“3815”战略发展目标,在前期系列产业链研究谋划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和云南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针对性策划了18个专题产业对接活动,共商、共建、共享云南现代产业发展。突出完善云南产业生态,紧盯云南产业生态短板弱项,着力丰富活动主体。除组织重要投资主体参加活动外,还专门邀请院士专家、行业协会、金融机构、高端智库、重点高校参加活动,重点筹划安排省校战略合作、院士云南行活动,为云南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产业对接上强化协同。强化政策协同。围绕产业转移主体发展需求,全面梳理优化土地、财税、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政策,组织各州市定向精准推介,全力满足参会企业政策信息需求,努力增强企业入滇兴业意愿。强化区域协同,重点对接广东、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兄弟省(市),在活动期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研发加基地”“资源加市场”等合作。重点邀请上海、浙江、福建分别介绍产业转移对接需求和指引。强化企业协同,此次活动邀请企业面广、数多、层次高,省级部门、各州市,立足云南现有产业发展情况,围绕为云南产业发展延链强链补链需求,精心研究分析,筛选邀请2000户目标企业参加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力促入滇企业和本土企业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落地成果上注重实效。注重供需对接,全面梳理各州市、各园区在区位、资源、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对接愿景,形成381项“承接产业转移需求清单”,编撰《云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材料汇编》,分州市设立产业投资服务热线,策划安排企业云南行活动,组织意向企业州市实地考察、深度对接,接续发力。注重机制保障。通过活动开展,分层分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省部合作机制,强化省际合作机制,畅通政企合作机制,建立企业交流平台。活动期间将组织254个项目签约,并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项目服务机制,力促产业转移洽谈项目签约落地见效。
本次活动涉及客商企业数量达到2000户,截至目前,报名参加活动的客商数量已经超过1200户,涉及绿色食品、生物医药、能源电子、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等众多产业,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制造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等重量级企业。此外,中央和国家部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7所高校及山东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高校,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有色金属、光伏、电子信息、石油和化学工业、无机盐、医药企业管理、橡胶等国家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将出席活动,有关兄弟省份将组团参加活动。
围绕活动总体安排,组委会制定实施了活动宣传方案,组织在滇主流媒体赴11个州市开展主题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组织媒体团选取重点州市开展媒体行主题报道。邀请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利用专题报道、宣传片、短视频、海报等形式,大力宣传云南省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成效,做好产业发展、投资政策、特色优势等推介,树立云南开放务实、推动发展的良好形象。充分利用昆明的机场、车站、地铁线路、服务窗口、商超店面、户外大屏、建筑围挡等载体,同步加强活动主体环境布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展示云南良好形象。
目前,活动衔接、场馆安排、接待预案、志愿者招募、客商迎送、食宿安排、车辆调度等工作已基本就绪。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云南省公安厅等部门制定预案做好安保工作,云南省通讯、电力、消防、交通、卫生、食品、民航、铁路等部门在云南省政府协调下已经做了统筹部署,将全力做好会务组织承办和保障工作。
记者 朱海(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