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益事业领跑全国

2023-05-29 15:42:30
来源:云南网

蓝马甲行动

  “追风计划”支持云南大山里的9所中小学校女孩们勇敢追逐足球梦想;蓝马甲助老反诈走进100余个社区,贴心服务老年人;“蚂蚁森林”在云南连续多年捐赠公益资金,通过参与共建公益保护地、种植适地树种,着重开展滇金丝猴生境修复和滇金丝猴、菲氏叶猴保护地巡护和科学监测工作;在元阳率先开始加油木兰项目,探索出了互联网公益保险助力解决欠发达地区女性大病和教育保障的新模式……大美云南,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享誉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也为公益事业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2023云南网络公益节

  近年来,在蚂蚁集团等企业的助力下,绿色公益、非遗文化传承、健康公益、教育公益、体育公益等各类项目纷纷落地云南,推动当地公益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也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圆梦,公益点亮生活

  心怀希冀,沐光而行。

  夏日,高原的阳光热情似火,石林彝族自治县长湖镇维则村青山环绕,在石林维则青联希望小学“玫瑰梦想”球场上,来自大山的追风女孩们正挥洒汗水,用青春书写梦想,成为蚂蚁集团公益在云南落地开花的一个美丽缩影。

  2019年,为专业、持续推进公益和服务社会,蚂蚁集团发起成立了蚂蚁公益基金会。基金会围绕数字普惠与包容、乡村振兴、社区发展、应急救灾以及探索创新五大方向,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联合多家公益伙伴,先后启动了关注女性平等发展的数字木兰项目、支持女足发展的追风计划、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蓝马甲等数十个项目,始终致力于为世界带来更多微小而美好的改变。

  一直以来,云南都是蚂蚁集团公益投入最多的省份之一,包括追风计划在内的多个项目首批落点都在云南,并在这片公益沃土上不断创新,耕耘出一片片“公益绿洲”。

全国首座女足主题玫瑰球场在维则青联希望小学落成

  2019年7月,蚂蚁公益基金会联合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发起“追风计划——乡村校园女足扶持”项目,首期计划在5年内资助100支乡村校园女足队伍,为其提供足球发展基金和体育培训资源,赋能校园女足建设,帮助乡村女孩通过足球收获自信、历练人格,获得多元发展机会。

  2021年4月,在东京奥运会女足预选赛附加赛前,中国足协携手支付宝及媒体组成玫瑰加油阵线,共同发起“一句话为中国女足加油”话题,一周时间超过1亿网友参与话题,共筑“玫瑰梦想”球场。随后,全国首座中国女足主题球场——“玫瑰梦想”球场在石林县维则青联希望小学落成。

中国女足球员王霜和女孩互动

  曾经,孩子们的训练场地仅是3块篮球场中间的水泥地。中国足协副主席孙雯携刘爱玲、王丽平等体育前辈代表现身球场,鼓励大山深处的“追风女孩”勇敢追逐梦想。中国女足球员王霜也来到球场和女孩踢球、互动,相互约定在2022年的女足亚洲杯上“比心”,用榜样的力量和女足精神,激励更多女孩追求梦想,为女孩们点亮梦想之路。如今,“玫瑰梦想杯”足球联赛已成为学校的传统,为女孩们点亮梦想加油助威。

  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六个批次共70支乡村校园女子足球队入选“追风计划”,分布在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个县(市、区)。云南的7个州(市)9所学校也入选“追风计划”,成为该计划实施最多的省份。

  2023年4月,在杭州亚组委的指导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青团浙江省委和浙江蚂蚁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了“寻找2022个亚运梦想|乡村校园女足圆梦行动——2023首届追风联赛总决赛”。作为首个全国性乡村校园女足联赛,追风联赛前期吸引了全国35支乡村校园女足球队参赛,经过此前三大片区、71场片区赛的争夺,来自贵州、新疆、江西、湖北、安徽、云南的6支球队脱颖而出,踏上了今年杭州亚运会足球比赛的球场——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角逐全国乡村校园女足的最高荣誉。经过两天的激烈争夺,云南队以3比1捧起了追风冠军奖杯,来自宣威的12岁杨檬当选此次总决赛最佳球员。

保护,共享美好自然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云南孕育了我国50%以上的植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物种,也是我国灵长类动物最丰富的地区。COP15第一阶段会议的成功举办,为云南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强大动力,极大地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度,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滇金丝猴、菲氏叶猴成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名片。

云龙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

  滇金丝猴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物种。其生存依赖健康的高山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可视为三江并流区生态健康和生态安全的标志。保护滇金丝猴,本质是对三江并流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惠及与之共栖于原始森林中的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

  绿色发展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蚂蚁的“基因”,蚂蚁集团把绿色发展确定为ESG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自2016年蚂蚁集团发起公益项目“蚂蚁森林”以来,持续捐资支持生态修复保护领域的公益项目,参与支持各地生态文明建设。

  在云南,蚂蚁森林向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和专业机构捐资并开展合作,参与共建公益保护地、种植适地树种,着重开展滇金丝猴生境修复和滇金丝猴、菲氏叶猴保护地巡护和科学监测工作。

  修复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蚂蚁森林”在云龙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捐资支持种植华山松、云杉及冷杉179万株,总面积近1.4万亩,助力滇金丝猴生态廊道修复、本地社区保护模式和地方可持续发展。“蚂蚁森林”还参与共建芒杏河、德钦、老君山、塔城4块公益保护地,面积达169平方公里,开展滇金丝猴和菲氏叶猴保护地巡护和科学监测工作。

  种下一棵树,种下一份希望。通过“蚂蚁森林”,全国已有超过1亿人次申请,由蚂蚁集团捐资在彩云之南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留下一抹苍翠,或申请守护公益保护地。在参与支持保护和修复生态的同时,了解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和修复的相关知识,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从线上到线下的有效互动。

  2021年,在云南昆明举行的COP15第一阶段会议生态文明论坛上,蚂蚁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宣布,蚂蚁集团将设立“灵长类动物保护专项基金”。该基金由蚂蚁集团捐赠资金,专门支持我国以滇金丝猴为旗舰物种的灵长类动物保护工作,将通过捐资造林修复生态、共建公益保护地、开展公众自然教育等方式,助力守护灵长类动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联动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持续参与灵长类动物的保护工作,为保护中国旗舰物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彭翼捷如是说。

温暖,诠释爱与关怀

  公益之路任重而道远,唯有不忘初心才能行稳致远。在昆明市官渡区雨龙路土桥村的一家小店,只要报上“暗号”,就能吃到免费的热饭热菜,这是昆明第一批加入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的小店之一。免费的饺子馆、义务帮老人剪发的理发店、肿瘤医院附近的免费厨房……全国分布着千万家公益小店,它们在角落里支持着城市里最需要帮助的人,是城市公益的最小单元。

  2021年5月,网商银行与14个省(区、市)的媒体共同发起成立了公益小店联盟,由全国工商联,10个省(区、市)文明办、网信办等政府机构指导,一起寻找、挖掘、记录、扶持公益小店。

《我和我的小店》在昆明首映

  截至目前,公益小店联盟累计支持超过1500家小店,它们分布在全国30个省(区、市)、140个城市,帮扶人数超过193万。25个爱心品牌加入公益小店联盟,为公益小店捐赠了价值200万元的物资。

  “很多公益店主都觉得只是做了一点小事。但在我们看来,能把好的小事坚持住、坚持好就很不容易,他们就是平凡生活里的英雄。”公益小店联盟负责人王烨表示,未来,公益小店联盟每年都会持续帮助1000家公益小店,通过提供公益扶持金、免费更新设备、联合爱心品牌捐赠等方式,为小店分担公益成本,助力公益走得更远。

  “一直坚持多年的事被关注,还得到了扶持资金,能够买两三百个相框,对这些相框背后的一百多个家庭而言,意义非凡,更坚定了我做公益的决心。”保山的杨董清是一名“90后”,也是一名小店店主。他带领团队走进大山,免费为村民拍摄超过1万张全家福和个人肖像,用时间、脚步和手中的相机见证时代变迁,也为万千人带去了希望和爱意,定格了笑容与幸福。因此,他也成为了公益小店系列微电影《我和我的小店》主角之一。

  今年5月25日,全国首部公益小店系列微电影《我和我的小店》在昆明首映,真实记录了公益小店联盟中的感人故事,希望通过影像的力量,让这些“在角落里种希望的人”被更多人看到。“再小的善意也值得被看见。每个公益小店的背后都守护着成百上千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希望通过荧幕,让更多人看见他们、帮助他们,也从他们的真实故事中获得力量。”王烨表示。

责任,彰显情怀担当

  “蓝马甲行动”是由国家反诈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工信部反诈中心指导,蚂蚁集团、浙江蚂蚁公益基金会发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公益行动,旨在通过“技术+服务”的模式,帮助老年人解决操作智能手机难题。

  2020年,云南蓝马甲通过联动媒体,走进云南100余个社区,举办了超过1000场活动,组建了一批70岁以上的银龄讲师,定期在昆明多个社区举办“面对面”服务。

  57岁的刘红是蓝马甲最年轻的银龄讲师,也是“数字生活进社区”公益计划的第一位银龄讲师。去年,她给老年朋友讲课之余,还教会了80多岁的母亲用手机自拍、缴费、挂号等。为了帮助更多的老年朋友搭上智能时代快车,银龄讲师队伍不断壮大,杨锦高等老年人组成平均年龄70岁的黑林铺社区7人团,教其他老年人掌握了手机的常用功能。

  “看,有很多点赞。这个是社区的朋友,这个是我的家人,还有我的同学。”84岁的胡孝智开心地拿着手机说。胡孝智以前不会用智能手机,如今已经能熟练制作小视频,还把日常生活拍成小视频发到抖音上和大家分享。除了小视频,她还学会了在手机上看书、聊天等,生活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73岁的李淑清也新潮地玩起了直播,每天晚上九点半,她会准时出现在直播间和粉丝们聊天,如今已经有1000多个粉丝了。现在,大多数老年人都已经学会了预约挂号、网上查菜谱、购物、做手机相册等。得知由支付宝等共同发起的“数字生活进社区”公益计划第二期活动即将开始,老人们充满了期待。

  2023年,蓝马甲将持续创新新场景、新模式、新服务,联手肯德基打造助老反诈主题餐厅,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数字化服务。“蓝马甲大篷车公益行”也将于今年开进云南多个州(市),下沉到乡镇普及助老防骗知识,并通过集市活动、课堂教学和志愿者点对点服务,提高老龄群体的数字化能力和防骗意识。

  8年前,云南企业薇诺娜发起了“薇笑阳光计划公益”活动,通过邀请皮肤科专家,向市民普及如何预防高原光损伤性皮肤病,唤醒群众的防晒意识。

  如今,越来越多有情怀、有担当的企业把社会责任报告写在了云南这片热土上。

  每一颗尽力尽责的心彼此碰撞,每一份善意相互交融,都让公益事业更有温度。站在新的起点上,在蚂蚁集团等企业的带动下,将会有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来,为云南公益事业多样化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杨抒燕(云南网)

编辑: 徐腾延
云南公益事业领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