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2023-05-10 18:39:44
来源:云南日报

  5月10日,曲靖市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

  近年来,曲靖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按照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服务企业大会精神,大力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以更优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曲靖市民营经济已形成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聚焦助企惠企,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曲靖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云南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先后制定出台《中共曲靖市委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曲靖市服务企业“三项制度”领导小组等文件的通知》《曲靖市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二十二条措施》等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金融支持、资金支持、降本减负、稳岗就业、人才支持、科技支撑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持续坚定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发展活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精准服务,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坚持用心服务企业,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更好更优的服务环境。2022年共完成服务活动106场,服务企业1856户;企业联络员累计收集企业的困难问题1424个,解决1335个,解决率达93.75%;助企服务员收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需求257项,解决189项,解决率达73.5%;全市1759名领导干部联络2274户企业,确保每个企业每个项目联络畅通、无缝对接,“一对一”精准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聚焦企业培育,市场主体更具活力。近四年,全市民营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5.7%。截至2022年底,全市有民营市场主体54.9万户(私营企业94113户,个体工商户455033户),占全省的11.53%,“四类”规上企业户数达1822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1740户。工业企业7437户,同比增长32.54%,净增长1826户;规上工业企业达662户,同比增长22.82%;中小微企业达94113户,同比增长39.47%,净增26635户。14户民营企业上榜2022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阳光能源、德方纳米、今飞轮毂等招商引资企业纷纷落地,博浩生物、中宣液态、万方实业等本土企业茁壮成长。

  聚焦产业带动,经济支柱更加牢固。近年来,曲靖市积极引进了晶澳科技、德方纳米、亿纬锂能、阳光能源、隆基、蒙牛、今麦郎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有力推动新能源电池、绿色硅光伏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成为拉动曲靖经济增长、带动产业转型的主要力量,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2022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142.55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排名全省第一),高于市域生产总值增速0.6个百分点,占比为56.4%,占据“半壁江山”;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2.9%,高于全省民间投资7.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民间投资12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63.4%。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2亿元、同比增长8.1%,经济增量和经济增速稳居全省第1位,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第79位、全国地级城市排名第60位,分别前进10位;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由2018年的11.2%提高到13.1%,经济增长贡献度连续三年超过全省的1/5、稳居全省第1位。

  回顾曲靖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有很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

  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改革创新。曲靖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相继落地实施,特别是2014年,煤炭“十年黄金期”结束,工业经济断崖式下滑,2016年开始复苏,经历V形反转,最紧要就是创新,曲靖坚持传统产业存量优化与新兴产业增量崛起并举,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加快构建新的产业体系,民营经济开新图强、蓬勃发展,有效应对经济下行风险,成功跨越一道又一道关坎,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呈现总量扩大、增速加快、特色突出、后劲增强的发展态势。

  统筹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曲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成立促进民营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建立联系卡、印发服务企业手册,书记、市长挂帅,实施一户重点企业一个服务专班(市、县两级行业部门各1名领导、1名干部+1名企业主管)的“一对一”联络体系,推动服务企业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完善服务举措,激活发展动能。大力实施营商环境提升三年行动,以改革的办法建立服务企业“三项制度”,创新开展“先建后验”“联合预审”等服务改革,构建责任清晰、运转顺畅、直通企业的服务机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在“真情”上下功夫,诚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打通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德方纳米11万吨新型磷酸盐、2万吨补锂剂等项目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投产跑出了曲靖“深圳速度”;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项手续的办理、开工建设等,各级各部门都做了贴身式、保姆式服务,项目在6个月之内建成投产。

  搭建沟通平台,实现政企共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跨部门横向呼应协同、纵向联动配合服务模式,健全政府、企业常态化供需对接机制,定期组织召开民营经济座谈会、政银企对接会等会议,政企沟通渠道不断拓展,加强企业互动,加大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提升产业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水平,加快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完备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不断增强产业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做强市场主体,壮大民营经济。坚持内培与外引相结合,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和龙头企业培育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推进“双创”孵化一批、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市场整治引导一批,引导扶持“个转企”、全力推进“小升规”、积极开展“规改股”、大力支持“股上市”,推动实现市场主体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按照规划,曲靖力争到2025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0%以上,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65%以上,为曲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记者 朱海(云南日报)

编辑: 徐腾延
曲靖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