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眼看消博|云南企业:在海南展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2023-04-13 16:30:38
来源:云南日报

  碧海蓝天,椰风阵阵。4月10日至1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在海南海口举行。

  这是一场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盛会,聚焦消费、聚焦创新、聚焦共赢,为各国企业提供共享中国市场的机遇。

  今年,云南连续第三年赴海南参会。20余家特色云品企业借消博会平台寻商机促合作,展示云南消费精品,也在消博会现场展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云南农垦集团电商公司线上营销负责人左伟:用心做出云南味

云南农垦多样化丰富的产品满足各类需求 云南日报记者王毅 摄

  这次参会,我们把最新的产品和“拳头产品”带到了消博会现场。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农垦在展会现场展示的100多种产品,其中新品占比约7成。

  “八角亭”茶叶、“云啡”咖啡、“洱海留香”高原软香米、“百华谷”蜂蜜、“天使”薯片、“何其乐”休闲食品等产品受到了观展者的关注与认可。不少客商表示在云南旅游时就购买过云南农垦产品,这次在展会现场看到更觉得亲切,以后还会回购,还会与我们开展合作。

云南农垦“洱海留香”高原软香米 云南日报记者王毅 摄

  近年来,更健康、更精致,成为了食品消费的趋势,我们以“放心、养心、安心”为原则开发健康食品;根据不同消费场景,研发小包装食品,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次来到消博会,我们也在认真学习、观察,积极了解最新的行业情况,取长补短、交流碰撞,期待能让更多消费者爱上来自云南的味道。同时,也希望让云南农垦产品走向全国各地以及全球市场,让更多人了解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特色和优势。

  彝绣品牌“纳苏”展位负责人:针线绣出云南美

彝族刺绣成为记者争相报道主题 云南日报记者王毅 摄

  我们品牌来自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公司成立于2007年,一直致力于实现“非遗的生活化创新呈现”。

  彝绣,作品几乎都来自本地绣娘对生活、自然的观察。她们用一针一线,绣花、绣草,绣自然万物,绣美好生活。我们合作了100多位楚雄本地绣娘,在传承好当地文化的同时,也努力找到更多创新的、生活化载体,让传统彝绣与香文化、茶文化、银文化、咖啡文化结合,让非遗走进更多消费者生活。非常开心的是,我们的创意和产品受到了北上广客户的认可,接到了不少来自这些城市的订单。

  这次参展,我们带来了梳妆盒、T恤、茶席、公文包等产品,一些产品甚至引起了现场观展者的“抢购”。消博会平台,让人能第一时间看到更多前沿的消费精品、新品,我们也从中受到了启发,记录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带回去给绣娘和公司创意团队。下次参会,一定会带着彝绣新产品和各地的消费者见面。

  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总监童舟:创新浇灌“云花”香

杨月季展台 云南日报记者王毅 摄

  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杨月季”)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知名育种企业、切花绣球生产企业、国内最大“南半球木本花卉”生产企业。这是我们连续第三年来到海南参加消博会,我们布置的云南鲜花花墙,每年都成为了消博会现场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各国观展者“打卡”。

杨月季独特的花卉吸引各方嘉宾 云南日报记者王毅 摄

  在消博会现场,随时能感受到各地消费者、专业客商对于云南鲜花的关注和热情,也能感受到消费市场对于云南鲜花的认可。作为种花人,我们非常欣慰。

  杨月季不仅仅和“鲜花”这个标签有关,更和“育种”“创新”这样的关键词紧密关联。我们有国内最大的蔷薇科、绣球属种质资源库,拥有多个国际知名的自育玫瑰、绣球专利品种,我们的绣球花也屡获云南省“10大名花”称号。目前,鲜花消费越来越日常化、多样化。我们期待通过消博会,让鲜花能装点更多消费者生活,也能与更多世界各地的优秀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合作,当好“育种人”,做好鲜花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记者 韩成圆海口报道(云南日报)

编辑: 徐腾延
云眼看消博|云南企业:在海南展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