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山水项目已完成生态修复37.6万亩

2023-10-10 14:52:57
来源:云南日报

  10月9日,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政策技术交流会在昆明召开。会议发布了云南省已成功申报的2个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最新进展情况。

  2017年9月11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组织专家对申报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的工程开展竞争性评审,经过层层遴选、考察、陈述和答辩,抚仙湖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获得了评审专家组的一致好评,综合得分优异,纳入国家第二批试点范围。目前,抚仙湖项目共计完成矿区修复1.1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及石漠化土地15.23万亩,新增水源涵养和湿地恢复面积11.49万亩,澄江森林覆盖率从33.27%提升至40.44%,江川森林覆盖率从43.64%提升至46.86%,抚仙湖水质保持一类,土著鱼种群从14种增加到25种。2020年,该项目上榜全国十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2022年6月初,国家公布了《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名单》,“洱海山水项目”位列全国第二,成为继抚仙湖之后全省第二个获国家支持的山水工程项目。目前,“洱海山水项目”已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约37.6万亩,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全面推动洱海流域从“一湖之治”转向“全域之治、系统之治”。

  会议详细介绍了基于云南本地实际、具有复制和推广价值的生态修复成功案例。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个旧市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实现废弃矿山变身生态公园、丽江市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西山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促进企业多元融合发展、抚仙湖鱇浪白鱼放流回归探索高原湖泊BEE(多样性—环境—经济)多赢创新模式、宜良县探索荒山林地修复实现“两山转化”等典型案例吸引了与会专家的目光,为全国生态修复工作贡献云南智慧与经验。

  会议由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指导,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主办,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共同协办。

  记者 张勇(云南日报)

编辑: 朱东然
洱海山水项目已完成生态修复37.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