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冰雪运动从赛场走向大众

2023-02-23 15:15:05
来源:云南日报

  一年前,北京冬奥会盛大举行。16天的时间里,世界一流的场馆设施、严谨专业的赛事组织、温馨周到的赛会服务、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同精彩纷呈的冬奥赛事一起,温暖、感动了全世界。

  一年来,北京冬奥会依然感动着每一座城市、激励着每一个人,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巩固拓展……又是一个春天翩然而至,以北京冬奥会为引领的云南冰雪故事,当如何续写未来发展的精彩篇章?

  冰雪经济热度不减

  2022年冬季,旅游热情带热了云南的冰雪产业。距离昆明最近的冰雪景区轿子雪山,是爱雪人士的首选,从2022年11月开始,轿子雪山便开始了雪季经营。轿子雪山相关负责人李世杰介绍:“雪季虽然不长,但是人们对雪资源的向往十分强烈。特别是春节假期,轿子山周边的酒店都被预订一空,游客络绎不绝。”

  刚刚过去的这个雪季,云南大海草山滑雪旅游度假区也迎来了游客高峰。“2022至2023年雪季大海草山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和2021至2022年雪季接待游客7万人次相比,接待人数大幅提高。而且我们通过参加云南省群众冬季项目冰雪普及推广活动,吸引了更多省内滑雪爱好者。”大海草山运营负责人关海波说。

  腾冲启迪科学家小镇冰上运动中心一直以来不断发挥冰雪资源优势,为南方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拓展新路。2021年2月,云南启迪与云南省体育局合作共建了“云南省短道速滑集训队”,经过一年的培养和训练,如今省短道速滑队已生根发芽、初露锋芒。在保证省队训练的同时,冰上运动中心也成为不少专业运动队青睐的驻训地,2021年中心接待了广西花样滑冰队、广州花样滑冰俱乐部等专业队伍进行高海拔训练,接待服务功能更趋完善。

  腾冲启迪冰上中心还致力于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推广,2022年面向社会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105场,带动5000多名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2022年,该中心与腾冲市教体局共建了4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并成立了腾冲第一支冰上运动校队。“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全国各项冰上运动赛事逐渐恢复,我们抓住时机,积极申请争取承办2023/2024赛季全国性花样滑冰赛事、云南省首届冰雪运动会等赛事活动。2022年冬季,我们的社会客流量近2000人,超过往年同期。”启迪科学家小镇冰上运动中心工作人员杨岚说。

  冰雪热情持续释放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赛后)》指出,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更创造和带来了丰厚的冬奥遗产。“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如期实现,极大地带动了全国大众和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开启了全球冰雪运动的新时代。

  2022至2023年雪季,云南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繁忙不已,“云南省群众冬季项目冰雪运动普及推广活动”在全省全力推开。虽然北京冬奥会已经结束,但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依然是不变的旋律,该中心将持续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从而整体提升群众参与度,助推后冬奥时代下云南冰雪产业的发展。

  自2018年起,在云南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指导下,我省每年举办冰雪嘉年华、世界雪日、全国大众冰雪季等普及推广活动,以公益体验活动为“撬棍”,带动冰雪产业消费。2021年至2022年4月,云南省体育局发起,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牵头省内多家冰雪场馆向市民发放14.5万张冰雪运动公益体验券,累计带动20余万人参与冰雪运动,间接拉动冰雪消费2400余万元。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12日,云南省群众冬季项目冰雪推广普及活动已经举办“线上+线下”活动26场,参与总人数达到2.7万余人次,共发放青少年公益体验券1万余张,通过“冰雪项目体验+冰雪趣味运动”的方式,有效扶持了云南冰雪企业,带动了云南冰雪运动的发展。

  冰雪健儿全新出发

  北京冬奥会上,云南4名参赛运动员刘荣胜、陈德根、彭清玥和普蕊表现优异,创造了云南选手在冬奥会上的最好成绩。刘荣胜创造了越野滑雪男子双追逐项目上中国队冬奥会的最好名次;陈德根在越野滑雪男子30公里比赛中获得中国参赛选手最好名次;彭清玥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普蕊成为了中国首次参加冬奥会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项目的女子运动员。他们为云南冰雪运动员做出了榜样,也让云南冰雪项目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信念更坚定。

  过去一年,我省冬季项目运动队在保体能、选苗子、扩项目、强备战的同时,先后选拔了近20名跳台滑雪、滑雪登山两个项目的运动员。截至2023年2月13日,云南冬季项目共有运动员53人,包括正式运动员29人、试训运动员24人,其中有13名运动员入选国家集训队。

  一年间,我省北京冬奥会周期选拔的上一批冰雪项目运动员继续在冬季项目中参加各项目训练营、体能测试,从去年12月份雪季开始后,全部输送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冰雪强省进行交流训练,为今年的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第二阶段比赛、FIS积分赛、世界杯分站赛做准备。可以说,北京冬奥会后,我省选拔留队的所有批次冰雪运动员均没有出现人员流失的情况,每一位运动员都秉持着对冰雪项目的热爱,继续在雪场挥洒汗水。

  为了给冰雪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云南省冰雪项目保障单位云南省体育工作大队一直在努力付出。省体工大队积极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省区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引进交流、联合培养运动员。对在国家集训队训练的云南籍运动员,保障组坚持“一人一策”,重点在待遇保障、比赛训练、学习生活、装备器材、伤病恢复等方面实施动态精准保障,定期走访慰问运动员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为运动员安心备战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云南冰雪竞技项目好不容易有了规模,并在北京冬奥会取得亮眼的成绩,我们不能辜负国家的信任和支持。今年我们将继续抓紧抓实选材、训练、备战等方面的工作,继续以高昂的势头配合好国家体育总局的各项安排,让云南高原冰雪运动继续发光发热!”省体工大队大队长、党组书记李光焱说。

  春回大地万象新,踔厉奋发正当时。云南将继续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谋划推进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描绘出后冬奥时代云南冰雪故事更加壮美的画卷。

  记者 娄莹 (云南日报)摄影报道

编辑: 朱东然
云南冰雪运动从赛场走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