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步行街,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北云66地下步行街人潮涌动,许多市民和游客来到这里集中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步行街通过提升、优化商品和服务供给的质量和结构,丰富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打造更有趣味性、互动性、文化性的消费新场景,互动体验型服务消费持续升温,形成节日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作为云南省已建成的最大规模地下步行街,昆明市盘龙区白云路地下人防工程及道路综合整治项目——北云66地下步行街(以下简称:北云66)除保证战备用途外,平时作为多功能城市地下空间。北云66充分挖掘地下资源潜力,构建现代化新型城市地下空间,推动地下空间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助力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为快节奏生活注入更多体验元素,努力打造成为云南省及昆明市人防项目示范窗口。
北云66是集时尚潮流、文化艺术、购物体验为一体的多元化主题场景步行街,运行3年来,全力融入片区发展大局,持续提升运营水平,发挥购物、餐饮、休闲、交通疏导等功能,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在新零售、新型消费等方面做大做强,不断促进创新、扩大消费,通过新模式带动体验,为市民提供便利化、多样化的消费方式。大力推进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新消费模式带动零售业新变革
从2020年开业以来,北云66不断更新业态,优化品类组合,促进消费提档升级,形成发展新动能。如今,北云66的商超美食、健身游乐、艺术培训、网红直播、文创品牌、传统文化、VR体验等项目一应俱全,入驻商户共计320余家。北云66商管公司管理人员说:“面对个性化多元消费的时代,北云66一直在寻求新的突破,这里的商户有很多都是‘创业板’,我们陆续推出各类全新促销模式,引导和帮助商户设立新型销售渠道,共同创造更多的自有品牌。”
“留刻”是李先梅自主创业的女装店,“我家的商品与当下消费潮流较吻合,既有年轻化的时尚度,也有理性化的性价比,现场体验多样式的搭配差异也是网购无法比拟的,所以客流能够得到保证。”李先梅评价自己的店铺。正在“留刻”购物的小艾说:“我就住在附近,这里的衣服款式很漂亮,回家的路上我总是习惯进来逛逛。”
回想3年来的创业经历,李先梅说:“我的全部时间基本都投入了店里,只有疫情最紧张的时候给自己放假回老家休息了几天。现在,店里的客流已经明显回升。”经受住疫情的影响,李先梅的女装店同北云66一同成长,如今李先梅在北云66开了3家品牌女装店。
在“春集里”中小样美妆集合店,年轻女孩络绎不绝,“春集里”成了爱美小姐姐们的“网红打卡地”。“春集里”的负责人吴惠敏说:“步行街的管理规范,所以我们公司成立之初在这里开了第一家店,我觉得我们的店名很适合昆明的生活,也适合目前的消费状况,许多女孩子都喜欢来这里购买彩妆。”
在网络电商促销花样层出不穷、价格战白热化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春集里”的线下体验场景对消费者形成了长期黏性,沉淀了不少客群。正在试用小样的刘女士说:“这里面各个品类的小样很多,而且线下店比网店的货源更靠谱。”
“选择在北云66开店,也是我们仔细比较的结果,记得开店之前,我还专门拿着计数器在步行街测算过人流量,如今我们已经有好几家分店了。”吴惠敏回忆。
“灰小姐”服装连锁店在北云66营业3年来,已经从当初的一个店面扩大到了四个店面。“灰小姐”服装连锁店的经营者张放说,我们是一家集研发、设计、裁剪、生产于一体的品牌女装公司,主要以20至35岁的年轻消费势力为主。从北云66开业之初入驻至今,由于我们快速更新设计新颖的潮流服饰,大量忠实粉丝经常来到北云66购买。
2023年,北云66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开业3周年之际,北云66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差异化定位,优化调招,引进“挺惠买”“靠搭”“奥康”等多个知名品牌,在保持平价定位的同时,丰富商品品类,增强品质,提高店铺形象,展现了消费市场的蓬勃与活力。
转型升级的同时构建起了“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场景,以顾客体验为导向,不断推出各类活动,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推动消费提质增量,客流量高峰期达到了每日6万人次。
打造最具幸福体验感的街区
北云66充分运用地下步行街不受天气影响、常年保持恒温的优势,一年四季无论阴晴雨雪,从每天从清晨6点到深夜23点,众多市民来来往往,只要逛过不同主题的街区,就可以体验到丰富多样的场景。
3年来,北云66抓住春节、五一、七夕、中秋、国庆、双十一等消费节点,紧盯重点时段,打造消费热点,结合本土特色、时令特点,突出场景创新,不断丰富生活消费内容。先后举办了节庆日促销主题活动、周年庆大型活动、文艺演出等活动近200多场次。常态化开展艺术节、文化展等活动,设置共享舞台,摆放共享钢琴,不断鼓励更多的市民共同推动社区文化,持续打造最具幸福感的街区,融入和服务周边社区。
每到中国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周末等时间节点,北云66推出音乐节、购物节、街舞大赛等活动, COSPLAY巡游、快闪、动漫嘉年华、民族歌舞、汉服巡演轮番上阵,开业至今从未间断。特别是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时候,步行街上演不同朝代的茶艺、雅集表演、古琴演奏齐聚一堂,为市民带来一场场文化盛筵,满足了市民对多种文化生活的不同需求。
“张哥好!今天生意怎么样啦?”“杨经理,你来得正好,到我这里喝杯茶吧!”这是北云66商管人员和商铺老板相互打招呼,熟稔的关系就像两个老街坊在相互问候。逛街的同时实现社交融合,强化市民的消费体验感,是北云66商管团队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服务好商户,让商户服务好顾客,让顾客在这里有一种全新的体验感。聚焦顾客体验,提升顾客的情绪价值,让市民和游客都喜欢逛北云66,让这里越来越热闹。” 北云66商管人员说。
把云南传统文化基因注入快节奏生活
卷粉是云南人喜爱的美食之一。匆匆走过北云66的大多是繁忙的上班族,刚下班走出地铁站的小王就直奔“汤清扬”手工卷粉店,“北云66总有让我喜爱的美食。”小王说。
“汤清扬”是新开业不久的本土餐饮店,店主张松超说:“我们的手工卷粉有百年的传承,卷粉原料全是用石磨现磨的米浆。在老家个旧从爷爷辈就开始做卷粉,为了把这个传统手艺发扬光大,才决定在昆明开一家手工卷粉店,选择北云66不仅是看中了这里的客流较大,而且北云66商管服务很到位,效率也高,在这里能够把我们这个品牌打响。”
很多人说,昆明的水质做不出手工的卷粉,为此,我们进行了无数次实验,一开始甚至用矿泉水“死磕”。除了老一辈口传心授的工艺之外,我们通过不同品种的大米配比、在不同温度、湿度、气压条件下进行反复改良,经过3年的实验,终于用本地水成功做出了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手工卷粉,不少顾客慕名而来,品尝之后纷纷表示:口感比原产地的还要好。张松超介绍创业的过程。正在就餐的孙阿姨边吃边说:“真的很不错,让我又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这里不仅有手工卷粉,早已入驻的“靖晨园”蒸饵丝、“紫陶李”过桥米线,同样做出了云南特色。“靖晨园”是省级“非遗美食传承者”,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蒸饵丝以其绿色、健康、快捷等特点契合了匆匆走过北云66上班族的需要。“紫陶李”过桥米线店使用的餐具是全套专门烧制、满足就餐专用的紫陶工艺品,让市民能够在用餐的同时感受到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庆长假,在北云66逛街偶遇身着飘逸灵动汉服的小姐姐,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北云66的“绝代芳华”汉服体验馆内,几十套不同朝代、不同款式的汉服让人目不暇接。吉他曲《光阴的故事》在步行街响起,循着音乐,走进曼格尼乐器体验店,负责人陈晓曦正在弹奏吉他。陈晓曦说:“我这里虽然不大,但是周边有不少人都愿意来体验乐器演奏,有很多艺术爱好者就是通过这里的体验后,走进我们的艺术学校进一步学习。开业几年来,周边市民和上班族都很熟悉体验店。”
古老与现代融合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文创+商业”开辟出年轻的消费市场,从逛街购物到观赏文化表演,从餐饮休闲到文娱培训,一条步行街体验了多样化的云南生活方式。
记者 禹江宁(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