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隆阳三代桃李传承

2023-09-13 10:56:16
来源:云南日报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在保山市隆阳区辛街乡,有这样一个教师家庭,一家三代有7人投身教育事业。三代人身体力行传承教育使命,坚守教育战线,用责任与信念展现一代又一代人民教师的风采。

  今年75岁的王文杰从教37年,虽已退休,但他对整个家庭的影响从未减弱,他也正是这个三代从教家庭“根深叶茂”的领路人。

  为何选择从教?每当被问及王文杰总是激动不已:“我是受到班主任朱老师的影响,上初二时,父亲不幸病故,朱老师就派了6名学生把我从家里找回学校,从此在生活上关心我,让我安心完成学业,是朱老师的举动改变了我的一生,也因此我决心要做一名像朱老师那样的教师。”

  1968年,王文杰从保一中高中毕业,是当时村里唯一的高中生。1969年,被聘为民办教师。1979年3月考取公办教师后被分配到核桃公社中心小学附设初中任教。那里山高路窄、缺水缺电,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王文杰从教的信念从未动摇。

  回忆起当时那段从教经历,王文杰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需要教师,知识不仅能改变命运,更能给一个地方的改变、发展带去‘未来的希望’,这也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在核桃公社中心小学任教时,王文杰看到了农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更坚定了他任教的初心,也更坚定了他要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的决心。

  “记得1981年,我6岁时,父亲就背着我一路翻山越岭,徒步7小时走到学校,那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从教30年的二女儿王秀丽说,看着父亲在艰苦的环境仍然面带笑容给学生们上课,她也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毕业后毅然选择从教。

  “我希望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改变命运,因此我也鼓励自己的子女从事教育行业。”王文杰在给三个女儿填报志愿时,都选取了师范类专业,并且毕业后鼓励她们选择当一名教师。

  正是王文杰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在子女心中点燃了从教的志向。王文杰的三个女儿跟随父亲的步伐,毅然决然选择了从事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两个女婿也是中学教师。踏上教师行业,王文杰对三个女儿的要求则是很严格,在业务上要求女儿们要严谨从教,不断提升学历更新知识,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他常对女儿说:“没有一桶水怎么给学生一碗水。”

  “看着爷爷、爸爸、妈妈对教育的热爱和坚守,我也要把他们这份热爱和责任传承下去。”受这个从教家庭的熏陶,今年博士毕业的王文杰孙女王晓波也即将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我很庆幸自己出生在这个教师之家,受到两代人的熏陶,我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王晓波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高中毕业后第一志愿就填报了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相继在云南大学、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只有更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更多的倾注给学生。”王晓波说。对于即将踏上三尺讲台的王晓波,王文杰一再嘱咐:“教书育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仅要热爱,更要精益求精,不仅要兢兢业业,更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传承好家风,王文杰一家三代薪火相传,平凡的教书生涯,演绎了不平凡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职责。

  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莽淑莲 李燕 陶江龙(云南日报)

编辑: 李涛
保山隆阳三代桃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