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大举办2022“澜湄周”系列活动
6月15日,云南民族大学2022“澜湄周”系列活动开幕式暨第三届澜湄职业教育联盟圆桌会,以线上视频与线下出席的形式在昆明举行。
当天,发布了澜湄国际职业教育培训丛书系列教材及《澜湄职业教育联盟国际合作发展报告》;公布了首届澜沧江一湄公河原产地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和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国家青年旅游线路设计大赛赛程。泰国格乐大学、云南成名广告文化产业园经营开发有限公司等13家国内外单位加入澜湄职业教育联盟。参会各方围绕“澜湄职教联盟国际化,共商共建共享谋发展”的主题,交流了新形势下澜湄职业教育合作情况,商讨澜湄职业教育联盟发展蓝图。
活动现场
柬埔寨旅游部副国务秘书 谢赛:
在柬埔寨2021~2025年恢复和发展旅游业的计划中,柬埔寨旅游部致力于开发旅游业人力资源,提出“一人一技”愿景,建立了在线旅游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系统。第三届澜湄职业教育联盟圆桌会议聚焦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的互利合作,将促进柬埔寨技术培训发展,为柬埔寨社会经济稳定增长、深化柬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培养人才。
缅甸驻昆明总领事 吴多达昂:
近年来澜湄合作在疫情防控、人力资源、农业、边贸、金融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云南民族大学通过设立培训中心,为湄公河国家提供了职业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机会。祝愿澜湄合作在提高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取得更大成功。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 余有根:
云南民族大学具有独特优势,在澜湄教育合作领域将开拓出新天地,大有所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长期致力于与东盟国家、湄公河国家深化职业教育交流,未来愿与湄公河流域各国一道抓住机遇、整合资源、推动教育发展,为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活动现场
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王永全:
云南省支持高校深化务实合作,为澜湄区域教育交流合作贡献云南力量。近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发起、建设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澜湄职业教育基地、澜湄职业教育联盟,积极整合澜湄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培训、培养翻译人才和技术人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逐渐成为澜湄合作的典范项目。云南省教育厅将继续支持云南民族大学联合澜湄国家高校和职业院校推进职业教育合作,为澜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郝昆:
云南省是中国参与澜湄合作的前沿和重要省份。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背景下云南与湄公河五国交流合作温度不减、热度不降。云南民族大学发起、建设的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和澜湄职业教育联盟已成为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的品牌项目。相信本次会议的举办将进一步促进澜湄六国职业教育资源汇集、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水平,更好地为促进区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云南民族大学校长 张桥贵:
云南民族大学将继续扩大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品牌的影响力,打造国际化应用型职业教育新品牌、新模式。进一步完善澜湄职业教育联盟共商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致力于打造澜湄职业教育共同体。搭建澜湄六国职业教育院校、企业、政府的协商机制,提升服务澜湄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实现合作共赢。以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和澜湄职业教育联盟为载体,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职业教育体系。
活动现场
泰国格乐大学校长 杨金泉:
格乐大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推进泰中职业教育人才合作项目,提高学校的学术研究水平。这次非常荣幸能够与云南民族大学以及澜湄职业教育联盟深度合作,我们将进一步支持泰中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合作项目的开展,也欢迎联盟成员到格乐大学交流访问。
老挝国立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 洪鹏·占塔翁:
新冠肺炎疫情是当下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但澜湄合作并没有因为疫情停滞,各国为推动澜湄职业教育合作付出了比之前更多的努力。老挝经过过去十年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因此,老挝十分重视和湄公河流域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希望通过各合作交流项目,帮助老挝培养更多人才。
云南成名广告文化产业园经营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吕承鸿:
云南成名广告文化产业园面向澜湄流域开展了翻译基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源开发等工作。作为澜湄职业教育联盟的新入盟单位,我们将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实践,与联盟各单位发挥各自优势资源,根据澜湄各国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广告、技术、媒体等多领域复合型人才。
记者 刘子语 毕漪倩 韩成圆/文 毕漪倩/图(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