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积极支持台胞台企在滇发展
记者11月18日从云南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获悉,近年来,云南持续优化台资营商环境,落实同等待遇,支持帮助在滇台胞台企发展。
云南省出台《关于促进云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和《贯彻落实惠台“农林22条措施”服务指南》,昆明、普洱、大理、保山等州(市)结合实际相继提出细化措施。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省直部门出台落实惠台政策配套意见。云南省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帮助在滇台胞台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指导台胞台商台企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切实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受到台胞台商的赞赏。
云南省积极鼓励台企参与“制造强国”行动计划,将台正智能设备(云南)集团有限公司打造成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并给予奖补,将保山荣锂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列入云南省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予以推进。鼓励和引导台企参与打造“三张牌”,统一企业、康师傅多次获授云南省绿色食品“10强企业”和“20佳创新企业”,云南国巨、宾川宽恳、云南永利发林业等3家台资企业被评选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给予重点台企转型升级专项资金补助,1家台企获补助扶持220万元。帮助台企解决融资困难,主动将3家台企融资需求向云南省发改委、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及辖内金融机构推送,获得1.95亿元贷款并享受省财政贴息支持。2名台湾高校毕业的青年博士入选云南省“青年人才”专项,1名台湾青年人才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项目,68名在滇高校台生获省财政助学金和教育部台湾学生奖学金,5名在滇台胞和1家在滇台企分别被表彰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巾帼文明岗”“全国五好家庭”和“云南省三八红旗手”。
今年以来,云南省委台办牵头有关部门,全面梳理汇总相关惠台政策措施,编制出台《云南省台胞服务指南》《云南省对台招商引资服务指南》,并于今年6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及台胞台商通报“两个指南”有关情况。其中,《云南省台胞服务指南》重点突出导向性、政策性、实用性、时效性,围绕落实台企台胞同等待遇,致力于帮助解决台胞台商台企在滇遇到的各类困难问题;《云南省对台招商引资服务指南》以台商台企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汇总提升台商投资服务力度、完善机制制度保障、享受投资同等待遇、鼓励参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支持深化农林领域合作等方面优惠政策和措施,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台商台企在滇发展。十一届省委常委会第11次会议指出,要倾听台商台企意见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台商台企在滇发展的信心。今年2月,省政府组织召开在滇台商台企座谈会,听取云台文旅集团等13家台商台企在投资发展、生产经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并要求全省台办系统深入走访调研台商台企,倾听台企台商意见诉求。云南省委台办及时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联系领导指示批示要求,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第一时间组织全省台办系统深入台商台企生产生活一线走访调研,收集整理出在滇台商台企13个方面46个困难问题,密切与相关部门联系对接,制定任务分工方案,由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执行,云南省委督查室立项跟踪督办。截至今年10月20日,在滇台商台企的46项困难问题已办结29项,其余17项正在有序推进解决。
云南省委台办作为云南省委主管对台工作的工作机关,坚持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作为推进作风革命、效能建设,加强“清廉机关”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同台商台企交往中既坦荡真诚、真心实意靠前服务,又清白纯洁、守住底线,做到“亲”商不挟私、“清”商敢作为,有交集不搞交换、有交往不搞交易,让政商关系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推动台商台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特别是2022年上半年,制定出台《中共云南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正面负面清单(试行)》,以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的形式规范台办干部职工与台胞台商交往,进一步优化台商在滇投资环境。这是全国台办系统的首创之举,也是云南省委台办持续优化台资营商环境,推进作风革命、效能建设,加强“清廉机关”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举措。
记者 朱海(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