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眼中的中国新时代|在全球发展倡议下推进合作
编者的话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展现了中国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抉择: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十年,从“一带一路”倡议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到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应对现实问题,在中老铁路的建设、中缅新通道的开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过程中,云南与周边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外国朋友对中国的抉择已经有了切身体会。
即日起,云南日报与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联合推出“他们眼中的中国新时代”系列报道,邀请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度的青年、学者和官员,从不同角度回望过去十年他们与中国的交往合作以及未来携手并进的美好期待。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中国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国学博士、研究员陈氏水:
两国前途相关命运与共
过去十年,中国成功消除绝对贫困,是中国共产党的突出成就之一。其中我最为感叹的是,中国深入关注人民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并及时解决脱贫攻坚中的难点问题,因此,中国的脱贫攻坚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越南,脱贫攻坚也是政府的重点工作。目前,越南的脱贫攻坚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越中两国政治制度相同、发展道路相近,前途相关、命运与共。两国在脱贫攻坚工作上的成就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成果。
从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40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经完全不同。尤其从中共十八大以来,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中国方案,为全球带来诸多积极影响。
越中作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友好邻邦,越南政府和人民始终欢迎中国的这些举措。事实上,两国已在全球发展倡议下实施了多项合作项目,也取得了积极成效,由中企承建的河内吉灵—河东线轻轨就是越中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目前,轻轨已投入使用,该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河内交通状况,民众出行更加方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我希望,将来越中能在全球发展倡议下有更多的合作项目,推进越中友好关系不断深化。
我曾经到访过云南大学、红河学院等高校,那里的人和景色都很美好。我眼中的云南是中国发展速度很快的一个西南省份,尤其重要的是,云南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搭建友谊桥梁的重要窗口。
云南也是越中进行地方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越南老街—中国云南河口口岸的贸易往来十分活跃。我希望,云南能继续发挥在越中经贸往来以及人文交往中的作用,促进越中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为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 陈晨编译(云南日报)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越南籍硕士留学生阮氏惠英:
把在中国所学带回作贡献
我是1997年出生的越南姑娘,下个月我将启程去上海,完成剩下的学业。作为一名留学生,在不断了解、认识中国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速度很快,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许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中国的改革发展成果令人惊叹。
我在留学期间,已切身体会到中国网购的便捷。比如,快递、直播带货等不断兴起的新行业给中国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快递网络,这让所有居民都能以普惠的价格,享受到最通达的服务网络。
在全球卫生治理方面,中国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此外,中国也多次向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捐赠医疗物资和疫苗。现在,越南大多数人都接种了疫苗,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我很感谢中国能与越南携手抗击疫情、共克时艰。
下个月我来中国后,还想去厦门领略当地的美景,探索那里的文化。未来,我希望能顺利完成硕士学业,然后回到越南,用我在中国学到的知识为越南食品技术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记者 李玲编译(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