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我在云南真好”系列报道之一:爱归红土地|雅各布(肯尼亚):研究利用菌类降解塑料

2022-10-21 11:21:40
来源:云南日报

  编者推荐

  新时代十年,开放云南魅力提升,不同国家的朋友们在这里共创美好生活、共建幸福家园。七彩云南,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世界。如今的云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道路四通八达,汽车、火车、飞机畅行国内外;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即日起,刊发外国朋友在云南的故事,一起分享四海皆兄弟、爱归红土地的情谊。

  我来自肯尼亚,自小对中国有很好的印象,因为很多中国企业帮助肯尼亚修建了机场、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这是我选择留学中国的主要原因。

  本科毕业后,我通过一个中非教育合作项目申请到了福州农林大学的生物学研究生。跟随导师的科研方向,我与菌类自此结下不解之缘。福州有菌,我的家乡也有菌,但条件都比不上云南。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优势,云南的野生菌种类多、分布广,其它地方无可比拟。所以,我选择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读博,研究利用菌类降解塑料,以此减轻污染、保护环境。同时,我也关注粮食生产。我的家人就是农民,我希望把在中国学到的经验带回家,推广新型栽培技术,缓解食物短缺。其实,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粮食供给,都是关乎人类发展的基础性、世界性问题,这也是我的研究课题的意义所在。

  来中国的4年时间里,我时时感叹这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三五个月起一栋高楼,城市轨道交通遍及各地;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云端购物、轻松出行。更赞的是城市带给我的安全感,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多晚,都不用担心治安问题。

  此前,我去过国内不少地方,比较而言,我最喜欢的城市还是昆明。清新的空气、温和的气候以及丰富的蔬果,都是品质生活的保证。平时除了做实验,我每天都到植物园慢跑,然后去附近的超市买新鲜食材烹饪。这种宁静的状态让我更能专注于工作和生活。在昆明,我交到了很多朋友。虽然不时遇到习惯、思维方面的差异,但也不失为有趣的文化体验。

  记者 郭瑶编译(云南日报)

编辑: 徐腾延
这十年,我在云南真好”系列报道之一:爱归红土地|雅各布(肯尼亚):研究利用菌类降解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