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我在云南真好”系列报道之一:爱归红土地|黄妍雅(马来西亚):学好京剧唱响世界
编者推荐
新时代十年,开放云南魅力提升,不同国家的朋友们在这里共创美好生活、共建幸福家园。七彩云南,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世界。如今的云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道路四通八达,汽车、火车、飞机畅行国内外;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即日起,刊发外国朋友在云南的故事,一起分享四海皆兄弟、爱归红土地的情谊。
黄妍雅(左)
我出生在一个跨国家庭,父亲是马来西亚人,母亲是昆明人。我今年12岁,从上小学起开始学习京剧,已经坚持了5年。之所以能坚持下来,都是因为喜爱。
学京剧以前,我也接触过钢琴和芭蕾舞。不过,每次看到电视上京剧演员们漂亮的扮相、优雅的身段,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比划起来。于是,妈妈通过网上搜索,为我找到了昆明学府路莲花池庭院剧场内的京剧少儿班。
少儿班的负责人是云南省京剧院的退休京剧表演艺术家付强、赵晓玲夫妇。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很快掌握了标准的京剧发声方法,形体、气质方面也得到了专业指导。此外,因为爱好,我还学习了京剧中常见的伴奏乐器琵琶。
学习京剧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压腿、撕横叉时很难受,刚开始练习那阵子,经常疼到流下眼泪。此外,京剧课的时长和体力消耗,对于我来说都是挑战。感谢老师和爸爸妈妈的鼓励和陪伴,让我坚持了下来。
上学期间,我每周末到少儿班上一次大课;而假期,上课频率会增加到每周两至三次。学习时间最长有5个小时,中间只有20分钟左右的休息。如今,我越学越有兴趣,每次和小伙伴们一起上课,我都觉得很快乐。
最近,我刚通过中国戏剧学院的京剧表演业余6级考试。远在马来西亚的爷爷、奶奶知道后,十分高兴。他们非常支持我学习京剧。每次放假回到马来西亚,我都会在家庭聚会上表演几段。
我很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觉,我觉得我展示的不仅是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今后,我想更认真地学习京剧,并且把它带到马来西亚,带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并且喜欢上这一中华传统艺术。
记者 王靖中/文 字剑飞/图(云南日报)